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冷热不均引起的的运动1课时习题和答案-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doc

冷热不均引起的的运动1课时习题和答案-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热不均引起的的运动1课时习题和答案-地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

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2013年10月22日、23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回答1、2题。 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 B.B C.C D.D 读图,完成5、6题。 5.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6.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分析可知(  )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相比,②更大 B.青藏高原与浙闽丘陵相比,②更大 C.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相比,⑥更大 D.黄土高原与浙闽丘陵相比,④更大 8.下列地理事象与⑥相关的是(  ) A.温室效应 B.巴山夜雨 C.深秋多霜 D.城市热岛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面2题。 9.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解析】1选C,2选D。第1题,雾霾天气时大气中云雾增多,增加了大气的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第2题,大雾形成需要有水汽、污染物、凝结核。初冬时节,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故昼夜温差大,晚上地面热量散失快,凌晨时水汽易凝结成雾,而且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增加了大气污染物与凝结核。由于以上原因,使深秋初冬时节成为大雾多发期。 【方法技巧】简图法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3选D,4选C。第3题,A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D是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第4题,结合上题的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它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解析】5选D,6选D。第5题,图中①~④的含义分别为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人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第6题,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量,不增加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大气逆辐射减弱 【解析】7选B,8选A。第7题,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大。第8题,⑥是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9.B 10.C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地面、大气的相互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推出①~④的含义。第(1)题,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得,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第(2)题,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第(3)题,大气的直接热源是近地面。第(4)题,白天侧重于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文档评论(0)

dri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