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要定义: 1.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3.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4.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太阳辐射 大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削弱作用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宇宙空间 保温效应 直接 热源 直接 热源 同一高度 一般情况 气温高、气压低 、等压面向下凹 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 不同高度 越往高、气压越低 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 大气中水平运动受到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影响风向和风力)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只影响风向 地面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风的形成——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一力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二力平衡风向 平行于等压下线 三力共同作用, 风向斜穿等压线 1.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晚气温较阴天高 ②白天气温较阴天高③气温日变化幅度大 ④白天大气反射加强 A . ①② B.②③ C. ③ ④ D.①④ 巩固训练 B 2.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的原因是( ) A.完全由太阳辐射决定 B.完全由地面辐射决定 C.原因之一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原因之一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D 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 )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 ④白天太阳辐射强 ⑤云层厚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C A B C D a b 4.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_______运动,再形成________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 垂直 水平 地区间冷热不均 B C D A 课本习题答案 P29 (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向地面输出热量,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这部分热量,是地理环境中发生众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热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 传,使大气温度不至于下降太低。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面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球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温度下降很快。所以月球昼夜变化比地球强烈的多。 P33~31 (1)白天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情况正好相反。据此图2.4a,陆——低,海——高;图2.4b,陆——高,海——低。 (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4)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读区能够起到增温作用。海陆风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 甲地气压梯度大,因为甲地附近等压线密集。 P32 导入新课 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讲绪论、医学模式详细分析.ppt
- 第四节_鸟的生殖和发育详细分析.ppt
- 第一讲影视中的声音详细分析.ppt
- 第一讲-孕期常见身体不适的缓解方法课件详细分析.ppt
- 第四节_区域差异——以中国三大自然区为例详细分析.ppt
- 第四节_照相机与眼球_视力的矫正详细分析.ppt
-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共26张)详细分析.ppt
- 第四节澳大利亚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 原子结构详细分析.ppt
- 第四节包装材料的灭菌和无菌包装详细分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