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析现代古筝教的问题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现代古筝教的问题及对策

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进步, 21世纪的社会里,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发面发展,而不再是局限于课堂知识。古筝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学习古筝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古筝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探讨。 古筝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是它结构的组成部分。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在众乐器中,古筝不仅音色优美,而且在演奏时姿态要优雅,所以很多家长选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古筝,来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修养。 一、古筝的历史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于“秦”地,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秦筝”之名。有关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个说法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之筝”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里,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外,还有兄弟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么多大同小异的说法让我们觉得并不完全可靠。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它发音的性质而得名的,刘熙在《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 二、古筝教学的目的 筝史,是一部历史悠久、不断改革、在动态中发展的历史。古筝在现代国际乐坛上已经拥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达都与之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古筝教学有利于古筝的进一步发展,普及与提高,它对音乐学、表演专业器乐选修课等都起着良好的推进作用,对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古筝教学课程的推广,除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外,更能进一步发扬出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古筝教学普及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了解、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古筝,让古筝艺术不断的发展。 三、现代古筝教学存在着的问题 .集体合作精神意识不强;一对一的教学是现在古筝教学课堂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会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虽然教师的收入是高了,但是会出现高投入与低产能的现象,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失去很多原本可以合作的机会。不难看出,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很不利的,所以经常会出现个人演奏水平高,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和别的同学一起合作演奏,没有合作技巧,在合奏中声部中的和谐、均衡都把握不住。这会就进一步造成有的学生宁愿独奏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集体意识很淡漠。 .心态问题;总结,这样的做法无疑已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2、弄虚作假。 ??? 社会上各种比赛多如牛毛,各种机构都打着不同的旗号,举办各种各样不同年龄段的比赛。主办单位以赢取高额报名费为目的,只要能交钱,就可以进复赛、决赛甚至获奖,艺术的含金量可想而知,这已经失去了大赛给选手展示自我,锻炼自己和印证水平的意义。 第二专业古筝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1、专业学习时间不够大学的扩大招生,造成师资的短缺,一个专业老师要带十几个学生(古筝学习本应采取的是一对一的上课形式),使本来每周两个课时的专业课改为一个课时,选修课则用半个课时来完成。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习质量势必受到影响,作为古筝专业学习的课程,这样的课时安排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2、文化课成绩与专业水平的不平衡状态现今某些学生中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专业水平较好者,文化课成绩偏低。文化课成绩较好者,则专业水平偏低,较难有两全其美者。? 3、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一在应考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为缩短考试时间,现代曲、传统曲、练习曲各一首,再加一首视奏这样的传统考试法有时会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人五分钟或者一人只弹一曲的取巧做法。这也大大滋长了专业学习者不练基本功,弹奏的曲目只有难度,没有深度的不良风气。 ??? 以上各种不正常的现象衍生于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社会商业化以及对艺术的错误理解上,把修身养性的艺术演绎到经济博弈层面上去。 无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心态,只有心态正了,就是成功了一半要想学好古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ri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