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耳体穴结合疗法疗胆道系统疾病的.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体穴结合疗法疗胆道系统疾病的

耳—体穴结合疗法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 临床研究 张仲前1 朱元根2 张和平3 龚传美4 庞 宏2 山东省军区济宁医院,济宁 272137; 2.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3.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医院; 4.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耳—体穴结合疗法对胆道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29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其中206例作耳—体穴结合针刺疗法,84例做药物对照。针刺组中有94例,药物组中有27例合并胆结石,选取耳穴胰胆区,体穴胆俞和“速效”穴进行电针或手法刺激,以常规解痉药和消炎药作对照,以B超观察胆囊面积作为胆囊运动功能指标,观察胆石排出多少作为排石指标。结果:(1)耳—体穴结合疗法治疗,无论是1次针刺或1个疗程后,皆见胆囊面积显著缩小,表明胆囊收缩功能增强,胆汁淤积现象好转,效果优于药物对照组。(2)胆囊炎临床疗效两组皆有显著效果,但无论是痊愈率或总有效率皆是针刺组优于药物组。(3)胆结石排出率两组无显著差异,但1次针刺后能100%缓解胆绞痛,且较药物见效快。 [主题词] 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囊运动功能/耳—体穴结合疗法 耳郭全息探测法是在全耳郭或相关区域密集地多点探测皮肤电阻,获得平均电阻值,最低电阻值,最高电阻值,低电阻点和高电阻点数量等多项数据,运用此法可以更准确地选取与病变内脏相关的耳穴,确定耳穴区的大小、位置、对病变的反应程度等,从而更准确地选取治疗点。本研究组曾经在一批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以全息探测法确定与胆道系统疾病相关的耳穴是胰胆区[1,2],这与临床经验相符合,因此可以将胰胆区作为常规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耳穴,但治疗点不一定在该区的中点,而是根据探测结果,在电阻值最低部位刺激效果最好,针刺体穴的胆俞和“速效”穴最能引起胰胆区的电阻变化。因此,确定了以耳穴胰胆区和体穴胆俞或“速效”穴相结合的耳—体穴结合疗法通过对一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病人进行治疗,从胆道功能的改善、炎症的减轻、排石的效果、胆绞痛的缓解几方面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个医院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290例,耳—体穴结合针刺组206例,男60例,女14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43.08岁。对照组84例,男28例,女56例;平均43.2岁。全部病例皆有慢性胆囊炎病史,有急性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B超检查证实有慢性胆囊炎存在。主要症状为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或剧烈绞痛,有时放射到右肩部。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甚至黄疸,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B超检查多见胆囊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表明有胆汁淤积现象,胆囊壁厚,欠光滑,透声差。 2 方法 2.1 B超观察 用正规胆囊探测方法探查胆囊最大断层面积,以胆囊面积变化作为胆囊收缩功能的指标,胆囊内结石数量的变化作为判断排石是否有效的指标。 2.2 治疗方法 (1)选穴:用耳郭全息探测法选取耳穴的胰胆区。体穴选取胆俞和“速效”穴,“速效”穴是南通市中医院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的,其位置在章门与期门之间,相当于腋前线与第10第11肋间隙相交处,该处常有压痛点。 (2)刺激方法:耳—体穴结合组的大部分病人用耳—体穴电针。每次取同侧耳穴的胰胆区和体穴的胆俞或“速效”穴,分别连接于电针仪的正负极,通电刺激,波形为连续脉冲电,频率为20 Hz,强度为3 V左右,连续刺激30分钟,每10分钟交换正负极,第2天用对侧穴位,5天为一疗程。少数病人用手法刺激,由有经验的专人操作,仍用同侧的胰胆区和胆俞或“速效”穴。耳穴平刺进针,疾捻针2分钟,留针30分钟,体穴进针后施快速捻针,紧提慢按3分钟,留针30分钟,第2 天换另一侧穴位,5天为一疗程。 (3)对照组治疗方法:用常规药物治疗,肌注阿托品1 mg,每日1次;静脉输注青霉素640万 U,庆大霉素24万 U,每日1次;口服黄连素每日3次,每次1片(0.1 g);莨菪片每日3次,每次2片(10 mg);消炎利胆片每日3次,每次6片。5天后评价疗效。 2.3 疗效标准 (1)胆囊运动功能改善标准 胆囊运动功能良好:治疗后B超检查,胆囊面积缩小50%以上。 胆囊运动功能尚好:治疗后B超检查,胆囊面积缩小在35%~49%之间。 胆囊运动功能差:治疗后B超检查,胆囊面积缩小不足35%。 胆囊运动无功能:治疗后B超检查,胆囊面积无变化。 (2)胆囊炎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B超检查见胆囊面积明显缩小,胆囊运动功能改善良好。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好转,B超检查见胆囊面积有所缩小,胆囊运动功能改善较好。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无变化,B超检查见胆囊面积变化不大,胆囊运动功能较差。 (3)胆石症疗效标准 排空:B超观察见胆囊和胆总

文档评论(0)

gov4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