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野生动物学实验告(两栖、爬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生动物学实验告(两栖、爬行)

野生动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两栖纲、爬行纲分类 年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地点 野生动物标本室 纲 目 科 种 特征(保护级别) 备注 两 栖 纲 无尾目 蛙科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ta) 从眼后到后肢的基部有隆起的背侧褶,背中线上有一条皱纹;繁殖季节雄性手指内侧出现“婚瘤”。 无尾目 蛙科 金线蛙(Rana plancyi) 体型较小,头的长宽度几乎相等。鼓膜大而明显。皮肤光滑。背面绿色,背侧褶很宽,呈金黄色,腹面黄色。雄蛙有一对内声囊。 无尾目 蛙科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背面、体侧为棕灰色,鼓膜区有三角形黑色斑,大腿背面有显著黑色横纹,腹面乳白色。全身细长,尤其是后肢。 无尾目 蛙科 泽蛙(Rana limnocharis) 外形似虎纹蛙而体形小,趾间半蹼。吻部较尖,上下唇有黑纵纹;两眼间有“V”字形斑,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背面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无背侧褶,有许多分散排列、长短不一的纵肤棱。雄蛙有灰黑色单咽下外声囊 无尾目 蛙科 牛蛙(Rana catesbeiana) 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 无尾目 蛙科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 棘胸蛙形似黑斑蛙,但比黑斑蛙粗 壮肉肥。全身披灰黑色,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疣状物,多成行排列而不规则。雄蛙背部有成行的长疣和小型园疣,雌蛙胸部无刺,背部散布小型园疣,腹部光滑有黑点。 花臭蛙Rana schmackeri) 鼓膜大,约为第三指吸盘的2倍;上眼睑、体后背部及后肢背面均无小白刺,体侧无背侧褶;指、趾具吸盘 无尾目 蛙科 虎纹蛙(Rana rugulosa) 体型大,鼓膜显著且大。趾间具全蹼。皮肤极租糙,无背侧褶,背部具许多清楚的纵行肤棱,背面黄绿色,在背部、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腹面白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无尾目 蛙科 华南湍蛙Amolops ricketti) 是捕捉水蛇的能手平常生活在溪流石潭中,有时晚上上岸活动。无论白天或黑夜,都能发出“梆梆”的叫声,故俗名“梆梆”。 无尾目 树蛙科 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 mutus) 与斑腿泛树蛙不同之处在于声囊的有无。体色淡而显亮,身体背部为浅棕色,有深色纵纹或“X”形深色斑。眼内虹彩附近有一金黄色圈,颇为好看。 无尾目 树蛙科 大树蛙Rhacophus dennysi) 体形大,扁平而窄长,背面皮肤较粗糙有小刺粒;腹部和后股股部密布较大扁平疣;指、趾端均具吸盘和边缘沟;整个背面绿色,体背部有镶浅色线纹的棕黄色或紫色斑点; 无尾目 姬蛙科 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 多栖息于山区水域附近的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无尾目 蟾蜍科 花背蟾蜍(Bufo raddei) 体型较小,体长平均在6厘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厘米。背面多呈橄揽黄色,有不规则的花斑,在分散的灰色粒上有红点,腹面乳白色。雄性的喉下有一内声囊。 无尾目 蟾蜍科 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个体较大头部吻至上眼硷内缘有黑色骨质脊棱。 皮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其它部位满布大小不等的疣粒。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体色一般为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黄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无尾目 盘舌蟾科 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 体形较小,体长约4.5厘米。背面绿褐色,腹面有醒目的橘红色与黑色相间的花斑,受惊扰时,肚皮朝天,鲜艳的腹色起着警戒色的作用。 有尾目 隐鳃鲵科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尾部侧扁,头大眼小,无眼睑,口甚宽大,躯干部两侧有较厚的皮肤皱壁,体表 光滑无鳞,富有皮肤腺,经常保持身体粘滑,受刺激后能分泌出白色浆状的粘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有尾目 小鲵科 极北小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 体长10—13厘米。犁齿呈“V”字形。 有尾目 蝾螈科 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 体躯较丰满,体形似爬行类的蜥蜴,尾长且多侧扁。具能动的眼睑。成体无鳃,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 有尾目 洞螈科 斑泥螈(Nec

文档评论(0)

kpky39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