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复习重点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陈 启 松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 淳如意 创“诊籍”
4、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 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二、辨证求因
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的外在表现:生命
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三)望神的要点
目光(重点)、神情、气色
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
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
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
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
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二、望面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色与泽的关系
色与泽,又称“气色”
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
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常色与病色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
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常色
2、病色
(1)五色善恶顺逆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
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恶色-枯槁、晦暗、暴露
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3、黄色 主虚证、 湿证
虚证:脾虚──黄胖(黄而虚浮)
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光)
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
4、白色 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恍 白 ──阳虚水泛
苍 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
大失血证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
肾虚:阳虚──面黑暗淡
阴虚──黑而干焦
水饮:眼眶黑
瘀血:黧黑,肌肤甲错
三、望形态
腹部膨隆──肝气郁滞、水肿病、积聚
腹壁青筋暴露──多属肝郁血瘀
脐部突起──水肿、臌胀
腹部凹陷──腹皮甲错,深凹着脊(舟状
腹):精气耗竭,多属病重
四肢肿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藏象与经络分解.ppt
- 中医治则及临床应用分解.ppt
- 中医测试卷1分解.doc
- 中医中毒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分解.ppt
- 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笔试考试考点难点分解.doc
- 中医常见病辨病、辩证、治法与方剂分解.doc
-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助理医师第一站必看60题分解.doc
- 中医常见病症11111分解.docx
- 中医中药基本知识分解.ppt
- 中医常用术语分解.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