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模糊不清的自我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崛起模糊不清的自我形象

“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牛军 “舶来”的话语 “中国崛起”是舶来品,它是国际社会一部分人在讨论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变化时,使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后来被转译到中国。不过它已经成为被接受的正面的大众话语。至少目前在中国的专家学者中,甚至在他们的一些严肃的学术著作中,已经将其界定为是一种类似国家目标的东西,如阎学通的《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和黄仁伟的《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等著作所论述的那样。 如果作大致的考察,“中国崛起”在中国的出版物中流行,应该是从90年代中期或再晚一些才开始的。这个概念本是对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其给中国带来的积极且巨大变化的描述。它被引进中国并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与许多概念等同和通用,如它被等同于“发展”、“复兴”、“现代化进程”、“腾飞”、甚至被等同于“显著上升”,等等。严格地说,“中国崛起”在中国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并没有明确和特殊的定义。在中国官方的正式表述中,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或其他可以归类为正式的宣传文件中,很少看到这个概念。 “中国崛起”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概念,中国人的理解与中国以外的许多人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简单和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崛起”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新的自我形象,是在“东方的”、“历史悠久的”、“曾经长期遭受侵略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的”“大国”这样一系列符号中,加入了一个积极的和鼓舞人心的新符号。它表明中国在保持了原有一切特性的同时,正在通过实现现代化而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国家。 中国人肯定为“中国崛起”这个新的话语感到振奋,他们并不考虑,当这种新的自我形象一旦被界定出来以后,是否需要和如何重新界定或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于这一点恰恰是国际社会所关切的。世界在近200年来,还没有同这样一个正变得越来越强大自信的中国打交道的经历和经验。反之亦然,只是中国人还不认为有考虑这个问题的必要。 双重的坐标 仔细解读对“中国崛起”的种种讨论,可以发现即使是在中国人(包括中国共产党中的精英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中国崛起”也是被放在不同的坐标里定位的。可以说,中国人的自我形象中的这个新成分,至少目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不那么清楚的。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各类重要文件中,从来不使用“中国崛起”这样的舶来品,它们普遍使用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等等。如中共十六大所说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际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中国崛起”在一些知识分子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它所包含的潜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崛起”可以理解为从一个不那么富强的国家 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而“复兴”还增加了恢复昔日的辉煌的成分。反之,如果不能实现“民族复兴”,就意味着有可能回到“陷入国家分裂、外患再兴、社会大动乱的局面中”。上述的文字表明,不论是从语义的角度,还是从有关论者的逻辑观察,中国过去的历史都是很多中国人思考未来的参照系。在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成功”则包括恢复历史曾经有过的辉煌(其内容在此不赘述),“失败”则意味着重蹈中国近代历史灾难的覆辙。 如果说中国自己的历史经历被作为一个纵向的参照系,那么美国就是一个横向的参照系。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志士仁人们经常将美国作为学习和赶超的目标,他们无不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中国有朝一日会像美国那样富足强大,像美国那样在当今世界上卓尔不群。 毛泽东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的时刻,曾经宣布说“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后来在50年代末的大跃进中,提出要“超英赶美”,在最情不自禁的时候曾相信,中国经过不到10年的时间,就可以赶上美国。毛泽东是如此,孙中山也一样,他在比毛泽东更早的多的时候就说过:“美国需百年而达于强盛之地位者,日本不过五十年”,“准此以推,中国欲达富强之地位,不过十年足矣”。 由此以观之,历史与美国之作为中国现代化成功的纵横参照系,可以说是中国人百年来不变情结,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以替代的精神动力。 梦想与现实之间 比照历史和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来描绘中国的未来,很可能是为了动员中国公众支持中国决策者的主要内外政策,因为那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梦境,是“百年来中国崛起的梦想”。像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中国人绝不可能超出他们认识的历史和面对的现实,去理解和接受一种远大的战略目标,为一种凭空的想象长期贡献自己的体力、精力和脑力。他们也需要可以触摸得到的利益。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确定的国家发展目标既是激动人心、值得向往的,也是相当现实的和有限的,即再经过20年的奋斗,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到本世纪的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