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靠性与智的德性
智的德性與真理傳導性(truth conduciveness)
(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
沈 享 民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哲學系助理教授
Ⅰ
晚近當代西方知識論研究有一新的發展,Ernest Sosa首先提出以“intellectual virtue” (「智的德性」) 作為核心概念,來理解「知識 (knowledge)」、「證成 (justification)」等知識論上重要問題,開闢了一條新的進路。此一進路論者以「德性知識論 (virtue epistemology)」稱之。然而,對「智的徳性」之理解不同,遂衍生出德性知識論的兩大流派:其一,以Sosa, Alvin Goldman(1992)與John Greco為代表,廣義來說,甚至包括Alvin Plantinga(1993a),一般認為此派脫胎自「可靠主義 (reliabilism)」,上述這些哲學家所謂的「智的德性」乃是以「可靠的認知過程」基礎而精煉為「機能 (faculty)」、「專屬功能 (proper function)」等概念;其二,以Lorraine Code(1983), James Montmarquet(1993)與Linda Zagzebski為主,尤其Zagzebski提出了一套「行動者為本(agent-based)」或「動機傾向為本 (motivation-based)」的德性理論,「智的德性」實乃「道德德性 (moral virtue)」的翻版,例如「開放的心態 (open-minded)」、「智的勇氣 (intellectual courage)」、「理智的沉著冷靜 (intellectual sobriety)」等,她常舉來充作智的德性的例子(Zagzebski 1996)。
本文以Zagzebski為主,論述以道德德性為模型來理解的智的德性與可靠性真理傳導性之間的關係。有論者指出:我們欲求「知識」與「證成的信念」的目的在求得真理或真信念,所以Sosa等以可靠主義為模型的德性知識論者正是以可靠性或真理傳導性來解說智的德性,而以道德德性為模型的智的德性適無法滿足此一基本要求。Zagzebski為後者進路辯護,說明此一進路下的智的德性能夠傳導真理,至少智的德性與真理傳導性或可靠性兩者並不衝突抵觸。
Ⅱ
知識論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回答「何謂知識」、「何謂證成」等問題,可靠主義和以可靠主義為模型的德性知識論的基本立場可從下面陳述表達出來:
在某一時刻S的信念p是證成的,,p是獲致或保有信念的可靠過程的結果,p是導致真信念對假信念高度盈差 (sufficiently highly preponderance) 的過程的結果。Sosa稱之為「可靠主義通型 (generic reliabilism)」。Sosa以最簡單的方式,。 (cope with)。
。
(disposition)或是「此一傾向的根據」(the ground of such a disposition):
什麼是「理智德性」?理智德性是真理傳導的「傾向」。
Sosa:Sosa把上述想法稱為智的德性的「目的論的構思」 (a teleological conception of intellectual virtue)。
總之,證成的信念 (或知識) 是得自可靠的認知過程的 (真) 信念,而所謂的「可靠的認知過程」是「真信念對假信念高度盈差」的過程,或者說是「真理傳導的」過程或傾向,此一過程或傾向。
有別於此,Zagzebski提出另一個版本的「智的德性」的定義。前文說過,Zagzebski以道德德性來理解的智的德性,認為道德德性與智的德性不應、也不可能打成兩橛,智的德性是 (道德) 德性的子集合 (subset)。下文先行簡略敘述Zagzebski的「德性」概念,再以此概念為基礎說明「智的德性」概念。
Ⅲ
Zagzebski先論述德性的「善 (好)」,再指出德性有賴於習慣養成但不僅僅是習慣(本文暫不涉及);更重要的是,還區別德性與技術(skill)、自然能力(natural ability)的不同。德性與技術在許多方面都相關相連,但德性在心靈上 (靈魂上,psychically) 優先於技術。這是因為德性定義中的動機成分使然,然而技術卻注重在外在結果。技術與外在行為有直接的連繫,這使得技術比德性更易於被教導,但這並不是說德性不能被教導。再者,因為技術與特定的某些行動相關連,我們因此會說行動要有效果需要技術;在某個程度上,
德性與感受、情感有關;,;。,,。,,。,。。,,vice) 適乃為其相反的品質 (contrary quality),acquired defec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