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词的象外之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煜词的象外之意.doc

论李煜词的象外之意   摘要:“意”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位在政治上失败的君主,在艺术上却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成就,留给后世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李煜的词作注重意象的描写、情的抒发和境的营造。而在其词作真挚浓郁的情感流露和表现中,总是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意”,即深刻思想意志的表达,令人回味和思考。   关键词:象意境 李煜词 象外之意   一、中国古代美学“意”范畴简述   “意”作为中国古典文论和美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其探讨和研究往往离不开“境”和“象”这两个意象。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要想传达“意”,就必须借助于适宜的“境”作为背景,有恰当的“象”作为要素,然后共同来传达更为深层的“意”。   在此必须要辨析的一点是,“情”与“意”含义的不同。荀子指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刘勰则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可见,“情”通常指感情、情绪、情理,往往是主体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意”与“志”是更为接近的,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意”下的定义是:“意,志也。”这一定义直接将“意”的含义等同于“志”,即指“心意,志向”。陶渊明《饮酒》中有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意”有“意味”的含义。可见,“意”具有“意志、意图、志向、意味”的含义。如果说“情”是内心感觉的表达和宣泄,那么“意”作为作者志向的表达,则比“情”要富于理性和思考的内涵。欧阳修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巧妙地表达出了与“意”范畴相关的三层含义:首先是字面含义,醉翁的意图不是酒;其次是联系上下文可知醉翁之“意”是以文章中营造的“境”为背景的,即指出了“意”与“境”的密切关系;最后,这句话还指出了“意”与“酒”这一意象之间的关系,即“意”具有“意象”之外的深远含义。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提到了“意余象外”和“象外见意”,这些观点是笔者所赞同的。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提“意象”,笔者认为,“意象”这一概念的中心在于“象”,因为“象”所指的就是诗词中字面所指的事物了,而“意”是通过“象”而表达的深层内蕴。表面看来,“象”是诗词用来造“境”和传“情”的材料,但实际上,每当我们提到“境”总称“意境”,提到“象”总称“意象”,显然,“境”和“象”都离不开“意”,即意图、意志和志向。所以,诗词中,无论是对“境”的营造还是对“象”的使用,其根本的目的是传达作者的“意”,即思想意志,而不只是表面的描写和抒情。   如果说“真、善、美”是文学创造追求的三个境界,那么“意”就是其中“善”的境界。“境”和“象”体现为“真”,即内指性的艺术真实,而“意”则蕴含着“高尚的品格和功利取向”。当然,诗词艺术中还有“兴”和“味”两个审美范畴,此两者体现的更多的则是对审美内涵的追求。在历史长河中,战火频发时往往顾不得审美,却不能忘却对高尚品格和社会人生功利的追求。所以,无论是在和平安详的时代,还是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高尚的品格和对社会人生的功利追求都是文学作品不变的追求。即“意”这一范畴的价值更为永恒、稳定。   二、李煜前期词的象外之意   当今学界以李煜降宋为界限,将其词作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这两个时期他的词作风格差异较大。其前期作品安闲、慵懒,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荒淫、自在的特点。而后期作品忧伤、压抑,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哀伤、痛苦的特点。在这情境深处,正体现了唐后主的思想和意志的变化。如《浣溪沙》这首李煜的前期作品: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乍一看,都是一些荒淫的“象”——“金炉”、“香兽”、“红锦”“佳人”、“金钗”“恶酒”“花蕊”“箫鼓”。这些“象”营造出的是一种夜夜笙歌的奢靡之“境”。然而,唐后主的这首《浣溪沙》只是为了描写荒淫的场面吗?显然不是。作为一代君主,他何尝不知国家存亡的重要性。他日日沉浸在这样荒淫无度的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为国君却不善治国的处境有着满腹的无奈之情。而这些华丽、奢靡的“象”之后蕴含的,是一种逃避、不敢面对现实的深层之“意”。作为君主,李煜自知不谙政治,当政后也不学治国之策。他宁可赏“佳人”,嗅“花蕊”,也不愿关心朝政。他每日沉浸在词所描写的场景中,其实是对现实的担心与逃避,怀有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意志。   又如另一首作品《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首词的节奏不那么奢靡慵懒,多了一些明快的节奏感。再看其中的一些“象”——“晚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凤箫”、“霓裳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