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夯实媒体公信力的基石.doc
夯实媒体公信力的基石
“8毛门”事件与新闻职业精神
2011年9月5日,深圳市民陈刚向媒体报料称:8月19日出生的儿子小强腹胀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医院告知孩子有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进行造瘘活检手术。陈刚称,手术费超过10万元。
8月25日,他带儿子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称接诊医生开了8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陈刚怀疑深圳市儿童医院过度医疗,要求医院撤销科主任,退还3900元住院费,赔偿10万元。
9月7日,有媒体以《婴儿被诊断要做10万元手术 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为题报道此事。当时众多媒体刊载及转发此新闻,众口一词地宣称“近日,深圳一医院对一初生婴儿治疗,费用约10万元。换了家医院后,仅用8毛钱的药就治好了孩子的病。”随即引起广泛舆论关注。
事件随后引发医患信任危机,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名患儿因“8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多名患儿病情恶化。
9月12日,陈刚被爆再次带小强到广州儿童医院求诊。病情疑有反复。
此后事态呈急转直下之势——10月19日小强在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
10月28日,小强痊愈出院。武汉同济医院方面介绍,小强此次治疗花费为23886.43元。与当初深圳儿童医院的预计费用接近。
患儿出院时,其父亲陈刚委托同济医院向社会公布了他的一封感谢及致歉信,信中感谢同济医院治好了孩子的病,同时也向深圳儿童医院道歉。陈刚在公开道歉中说:因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无知和一时冲动,使得深圳儿童医院受到社会舆论的冲击。
患者因无知和冲动,错怪了医院,可作为媒体,应该是一个客观的记录者和公正的旁观者,在医患发生冲突时站在不偏不倚的公允立场,用扎实的调查而不是想象去报道冲突双方的声音,不能先入为主地选择站在某一方利益的立场上。
在这起“8毛门”事件中,当陈刚向记者述说婴儿吃完8毛钱药之后就痊愈了,记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婴儿所患的是何病,八毛钱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就需要记者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与掌握的“功底”,以及运用多方求证。不少媒体基本是被声称“8毛钱治好10万元病”的陈刚牵着鼻子走的,缺乏专业的报道和独立的判断:本能地相信他是一个受害者,而医院是乱诊断乱收费,轻易被“8毛钱治好10万元病”这个爆炸性的、对新闻人极具诱惑力的不实信息所俘虏。如果对患者夸张的描述保持一点儿警惕,多听听医院的声音,就孩子的病情多采访相关专家,多听听专业人士的判断,新闻就不致于如此被操纵了。
这起备受媒体关注的“8毛门”事件,以让媒体难堪的方式关上了大门。无疑,在这起医患冲突中,媒体带有偏见的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伦理。在医生眼里,只有病人,然后是治病救人;作为一个报道者,眼中只应有事实和真相。
职业精神不仅指技术层面的原因,更需警醒的则是记者在道德上存在的优越感。怜悯弱者同情苦难,这种源自人性深处的情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节制,很有可能成为阻碍记者寻求事实真相的门槛。更值得担忧的是,建立在这种情感上的采访写作,很有可能会为报道预设立场,认为弱者天然正义,从而失去了捕捉事实背后真相的良机。
新闻职业精神与报道的取向
1.决定报道的导向
新闻职业精神,代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统媒体保持独立见解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责任感。新闻媒体是社会的传感器、扩音器和减震器,因此,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创造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网络空前遍布的今天,新闻媒体更应当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本着“真实、客观、正确”的原则进行事件的报道和传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明辨是非。
2.决定报道的真实性
对于媒体来说,网络是新闻的“报料库”,而不是新闻成品。同时,网络舆论也不等同于公众舆论。因此,我们既要了解网络信息,重视网络舆论,更要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这种新闻专业精神,决定报道的真实准确。
201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文章称,“据中国社科院《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资料估计,中国目前有4000多名官员境外在逃。中纪委称,近30年来,外逃贪官携走资金达500多亿美元,平均每人卷走近1亿元人民币。”
《人民日报》为何也会出现新闻失实?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道歉启事”上,我们注意到这样一句话:“……经核实,此数据来源于网上未经确认的不实消息,造成对读者的不负责,也影响了报纸的公信力。”原来,问题正是出在信息来源上。线索源自网上,且没有经过查证,进而造成失实。
新闻职业精神要求我们对于网上信息及线索要特别注重查证、核实环节,对于无法求证或要素不明不全的网上信息,坚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