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帕拉蒂奥:人与建筑的赋格.doc
帕拉蒂奥:人与建筑的赋格
帕拉蒂奥法院的“三段式”壁柱开间成为后来世界闻名的“帕拉蒂奥母题” 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建于弗吉尼亚的蒙蒂塞洛宅邸
伫立在种种标榜为“英式花园”中那些以各种级别不同的诚意向帕拉蒂奥致敬的仿古建筑自不必说,帕拉蒂奥最瞩目的摹本是美国的白宫。白宫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设计者是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霍本(James Hoban)。霍本毫不讳言对帕拉蒂奥建筑范式的借用,而随着又一任美国总统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801年重建其位于弗吉尼亚的蒙蒂塞洛宅邸(Monticello)、乃至规划建造弗吉尼亚大学时的再度应用,帕拉蒂奥范式成为一种格外具有美国式“天人合一”民主理想风范的建筑风格。20世纪初,美国以“庚子赔款”建造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的“游美肆业馆”时,参照19世纪典型的美国大学校园布局规划了早期的清华校园,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的大礼堂就仿自弗吉尼亚大学的图书馆,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了天生具有建筑声学缺憾的代价。
“帕拉蒂奥主义”或“帕拉蒂奥风格”(Palladianism)是西方建筑史上少数以姓氏命名的建筑风格之一。不过这一称谓直至帕拉蒂奥死后近两个世纪才出现,而且最先出现的并非美国,而是它的老冤家英国。建筑师琼斯(Inigo Jones)是帕拉蒂奥的第一个英国“弟子”,他于1720至1770年在英国兴起了一场建筑艺术运动,使帕拉蒂奥永久地与英国式的士绅理想联系在一起。18世纪20年代由坎贝尔(Scotsman Colen Campbell)在肯特郡(Kent)修建的梅瑞沃斯城堡(Mereworth Castle)、伯林顿第三任伯爵博伊尔(Richard Boyle)和建筑师肯特(William Kent)在伦敦西郊重建的奇西克苑(Chiswick House)都是对帕拉蒂奥的代表作亦步亦趋的仿效。后来帕拉蒂奥主义甚至逐渐具备了某种政治含意:在金融界和商业界拥有大量拥趸,标榜“自由、开明原则”的英国辉格党(Whig)成员特别偏爱这种风格。
帕拉蒂奥的作品中最迷人的还是那些乡间别墅。它们满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维吉尔之梦”。这种“归园田居”式的梦想直至20世纪仍回荡在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等建筑师的作品中。柯布西耶对其代表作萨沃依别墅(Villa Savoye)周边环境的描述极似帕拉蒂奥几个世纪前所说的:“每一处望去全是美景,有些被掩映,有些舒展,有些绵延到天际。”只是帕拉蒂奥当年原文中仅“che terminano con lOrizonte”等等一串音韵本身就足以令人遐想,而柯布西耶面对现代读者时必须额外加些说明:“建筑在乡村的景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美丽的乡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吸引了房子的主人,他们将透过四面长窗欣赏周边,并在此休憩、冥想。他们的日常起居活动将延伸到建筑里,成为维吉尔之梦。” 人文主义的学徒
有种并不夸张的说法是:你可能知道文艺复兴,听说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而不知道帕拉蒂奥,但你一定见过帕拉蒂奥风格的建筑。帕拉蒂奥的所有建筑都位于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Repubblica di Venezia)境内,但他有关建筑的教诲与学说却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声誉。达·芬奇和拉斐尔相继去世时,帕拉蒂奥12岁;帕拉蒂奥自己的风格逐渐成型时,正值米开朗琪罗接手继续重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米开朗琪罗直至1564年才去世,帕拉蒂奥作为建筑师的大半职业生涯都伴随着米开朗琪罗在罗马工地的斧凿声。在这种背景下,帕拉蒂奥能够最终自成一家、并被后世誉为“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显然有其过人之处。
与所有人一样,帕拉蒂奥也有自己的学徒期,而且甚至一开始并不叫“帕拉蒂奥”。1508年11月30日,帕拉蒂奥诞生在威尼斯以西40公里的帕多瓦(Padova),洗礼名为安德列亚·迪·彼得罗·德拉·贡多拉(Andrea Di Pietro della Gondola),他的父亲是一名磨坊主。由于幼年就在帕多瓦一位名叫达·索萨诺(Bartolomeo Cavazza da Sossano)的雕刻师的作坊中得到了一份石料切割学徒的工作,帕拉蒂奥很早就了解到不少与建筑相关的技术。
关于帕拉蒂奥的出生地究竟是帕多瓦,还是距此地西北29公里的维琴察(Vicenza),直至维琴察在1994年以“帕拉蒂奥之城”的身份成功申请到“联合国世界遗产”称号之后,在学术界仍是桩纠缠不清的公案。如今人们能够确定的是:有文献记载,1524年4月帕拉蒂奥加入了维琴察的砌砖工人和石工同业公会。另一件可以确定的事是:帕拉蒂奥此后在维琴察度过了一生,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自己设计建造的建筑。
维琴察在面积与人口上与威尼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