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交百年嬗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公交百年嬗变.doc

武汉公交百年嬗变   “……大门右侧有曲尺形大园地适于停车,可停车二十辆,门房后改建整洁、坚固之车夫宿舍七间。”这是1929年1月24日《湖北省政府公报》的内容。   将文中描述的地方还原,就是现在沿江大道原俄国领事馆旁的广场,84年前的公交车,就停放在这里。时间如沙漏,弹指一挥间,匆匆就是一个世纪。   1929年2月10日,当武汉历史上第一辆公交车——1路车驶上街头时,人们不会想到80多年后的今天走出家门,8分钟500米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公交站点,300余条公交线路、7000多辆公交车穿行三镇,往来如梭。   公交航母改变交通格局   武汉交通系统以公交为核心,与地铁、长途客运、出租、轮渡等多种交通无缝衔接,形成快速、便捷的立体式公共交通格局,这在全国也属少见。   这一切的形成要追溯到11年前。2002年6月20日,经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市电车公司、市轮渡公司、市出租汽车公司、市汽车轮渡管理所、市公共客车厂,组建成立了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4月25日,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意味着一艘“公交航母”正式启航,武汉公交格局就此改变。   截至今日,武汉公交运营线路长度已有4000多公里,线路调整300多条次,线路覆盖率90%以上。除了中心城区,江夏、新洲等6个新城区均实行了公交化改造,公共交通的轨迹甚至延伸到了鄂州葛店开发区。   2012年10月,武汉被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15个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公交建设驶入快车道。我们的城市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交通时代。   电车串起武汉三镇   就像去年底武汉开通第一条地铁线一样,1929年2月10日开通的第一条公交路线,让当年41万武汉市民大开眼界。百姓出行都靠人力黄包车、马车的过往,终于成为历史。   1路正式开通后,行驶于硚口至三元里。有很多“老武汉”三代人都常坐这趟公交,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也见证了武汉交通的兴衰更替。   当然,1958年开通的第一条电车线路同样值得纪念。   除了北京、上海,武汉是全国少数几个开通了无轨电车的城市之一。《武汉市电车公司发展志》描述:“1958年8月17日,在上海订购的电车已有两部运到汉口。车下部是浅绿色的,上部是白色的,车内有冬夏两用的活动座位……”   给电车提供动力的两条集电杆像两根辫子,许多武汉人因此管电车叫“辫子车”。武汉人对电车“掉辫子”的场景应该非常熟悉:啪地一声,一根集电杆从电线上掉下来,电车立刻瘫痪,司机心急火燎地下车把“辫子”重新挂起来。   现在电车与道路硬件提高,这种情形很少见了。电车公司供电所所长龙世光介绍:“上世纪90年代的那个时候,电车平均一天会掉200次辫子,相当于每台车每天要掉一次,现在一个月下来不到20次。”   当时能从事和电车有关的职业,是件颇有范儿的事。一位在电车公司做了33年的老员工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电车司机非常吃香,他开车时,经常有姑娘主动上前搭讪。   从开线的24台到现在的48台,两根“辫子”连接起了整个武汉。   在整修汉口中山大道和改造武昌阅马场时,曾有人提议要取消1路电车线路,但经专家、市民呼吁最终得以保留,一致的观点是:电车不仅环保、节能,更重要的是它与这座城市有着近百年的情缘。它已融入到城市的血脉中,成为武汉标志之一。   7000辆公交与万名司机   有10余年公交驾龄的38路驾驶员朱伟芳,谈起10年前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武汉公交每台车每个月都有任务,工资不高,能拿到1500元是每个司机的梦想,每个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当时公交线路营收任务很重,我经常为了完成当月任务睡不着觉。”   2005年司机工资首次大涨。“10月份工资拿了1700元,每个月最少有2天休息。现在我们一线司机的工资,每个月能拿2000多,有时候超过3000元,休息时间每月6——8天。”   乘客的支持是朱伟芳坚持的动力:“曾经有台湾乘客对我的服务很满意,回台湾就发短信和我聊天,欢迎我去宝岛。去年我被评为集团标兵,真的去了一次台湾。”   不少开过二十多年公交的老司机,都经历过斯柯达和俗称“汽划子”的老解放汽油车——操作费力、噪音大,故障率高、维护麻烦。尤其怕过冬夏二季,冬天早晨不好启动,夏天容易高温开锅,叫人头疼不已。   3路电车司机徐兵对此深有体会:“以前,车厢内也没配备窗帘,夏天阳光照到驾驶室,眼睛都睁不开,烫得没地方躲,很多司机身上都被晒伤过。以前路上经常见到黑烟车,车辆跑过,车身后黑烟滚滚,刺鼻呛眼,现在一些专线车更换成混合动力车,既节能又环保。我们操作轻便,乘客也坐着舒适。”   徐兵还特别提到,这两年,集团还为每个司机发放了统一的工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