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早点经典搭配.doc
武汉早点经典搭配
牛杂粉或牛肉粉
锅贴
面窝(普通面窝、苕面窝、糍粑面窝)
牛肉粉、牛杂粉一直都是武汉早餐里的宠儿,点击率颇高。一碗热气腾腾带着浓郁牛肉卤香的汤水早点,有主食,有肉食,还有汤喝,营养均衡口味也浓烈,让人大满足。武汉的牛肉粉店多是开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店,且每家都坚持各自的口味特色。如万松园的牛肉粉大王,辣椒油也是自己做的,加入碗里,辣椒香窜满汤汁粉面,香味扑鼻。牛杂一般包括牛筋、牛腩和牛肚,讲究的店家卤制烹制也必是自家加工。加工前从牛杂的仔细清洗做起,除水后还要再用水冲洗一次,如此这般重视让店家卤制食材做到无异味,食材烹制入味,只留满满的醇香。
牛肉粉滑嫩的口感和牛肉牛杂等结实纤维口感是不够的,再搭配吃个金黄焦脆的面窝或金包银就圆满了。面窝是武汉地方特有的传统小吃,主要材料是大米,最好是脆性早谷米,以求酥脆,还有可让其有蓬松口感的黄豆、让它提味的姜汁、提香的葱、胡椒粉,按照一定比例一起放进水磨机磨成浆汁状。用个特制圆形中凸勺舀米浆入滚油中,如魔术一般,白色米浆膨胀成中空的金黄圈,被蔡澜先生笑称为西方“Donut(甜甜圈)的老祖宗”。
顶好牛肉面
香浓牛肉粉带点甜,配小面窝
地址:汉口兰陵路49号(兰陵村附近)
推荐产品:牛肉粉6.5元小面窝1元5个
营业时间:6:30-20:30
开店30年的老牌牛肉粉面店,曾被一武汉老饕奉为武汉三大面馆之一。这家味道别具一格,吃惯了很多麻辣味道的牛肉粉面,再吃这家的,套用音乐界点评的用语就是“那味道的辨识度极高”,除了牛肉的香味和微辣,牛肉和汤汁都带有淡淡的甜味。甜味很温和,和香辣味搭配得很正。牛肉都是店家师傅自己卤制的,切片很薄,却香浓入味,米粉滑溜,吸满汤汁,同样诱人。牛肉和粉面的分量都非常足,满满一大碗。这家还有特色小面窝,只有杯底大小炸得酥酥的很可爱,搭配着吃很赞。
金包银
糍粑与面窝的二重奏
地址:户部巷小吃一条街(近中华路段)
推荐产品:糍粑面窝
价格:2元
营业时间:12:00之前
“金包银”的店面原来卖的是户部巷有名的“谢家面窝”,现在的老板也是当时的学徒,传承了谢师傅的手艺并给店取了这么个金光闪闪的名字。其做法跟面窝大致相同,只是在炸面窝的铁勺上多加三小条糍粑,这个糍粑是颇有讲究的,不能用机器碾磨和压制,一定要是人工将蒸熟后的糯米用棒子碾碎、打实,因此这种糍粑能清楚地看到糯米的米粒。带着糍粑经油炸过的米香味,一个吃下去确实要比单个面窝更有饱腹感,柔软有嚼劲的糍粑更是将面窝软脆结合的口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店名:无
中间脆香四周软糯的对比口感
地址:户部巷自由路中段,正对着户部巷正街入口处
推荐产品:面窝、酥饺
价格:面窝1元、酥饺1.5元
营业时间:7点-11点
面窝也是武汉人早餐常点品,搭配其他早餐一起吃,店主介绍炸面窝的时候油温要高,炸出来才好吃。舀一大勺米浆到一个四周凹下中间凸起的圆型铁勺里,放入油锅,高温的油会使米浆瞬间成型并脱离铁勺,一个金灿灿的面窝便出现了。刚出锅的面窝用牙齿轻轻一碰就碎了,咬碎焦黄外表里面会有点空隙,待吃到白色的部分又是软软滑滑的,中间薄的一圈又脆脆的,喜欢吃中间焦脆部分的会交代店主炸枯一些,要吃“枯面窝”。中间脆香,四周软糯,一个食物截然相反的口感很有意思。
甜豆腐脑
咸豆腐脑
总是被北方人认为是南方、被南方人认为是北方的武汉,绝对是融合性很强的城市,特别对吃是相当的包容。豆腐脑就是个典型。“来一碗豆腐脑”“甜的还是咸的?”武汉人都爱吃,吃哪种看心情。
北方人成食它,南方人甜食它,且彼此非常不认同对方的食用方式,那相同的基本食材,仿佛自己吃的是甘旨,对方的就超级难吃。
在武汉就不同了,豆腐脑的地位是对等的。在一个摊位上,他们本就是同家兄妹,娶了个搞艺术的就变成甜豆腐花,加一勺白糖,继续温润如玉;嫁了个不会做饭的伙计就变成咸味豆腐花,添上糯米、芝麻、虾米等好多种素材,开始着茶米油盐酱醋茶。
豆腐脑的制作算家常,先将黄豆浸泡,时间会根据豆子的品种和个人喜好4至8小时不等,待到黄豆吸饱水分后再打浆、滤渣、煮滚,等温度降一点,就能“冲豆花”了。等冲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便算完成。
其中,豆浆与凝固剂融合的温度控制,以及冲豆花的速度与技巧会影响豆腐脑的口味。第一点新手不好把握,第二点很好理解,就跟在家冲超市袋装豆腐脑同理。
曾经,武汉被誉为是甜豆腐脑跟咸豆腐脑唯一并存的城市,而如今好多城市也愿意接受多样口味,前不久去济南也看到他们是这样卖的。
老王超级豆腐脑
咸味豆腐脑,很有料
咸味豆腐脑,很有料
地址:武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