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動物體的氣體交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2動物體的氣體交換

基礎生物上冊第三章動物的構造與功能第三節呼吸與排泄 ㊣呼吸作用: 1.個體:從外界獲得氧氣並排出氧化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過程 2.細胞呼吸作用:氧化各項有機物釋出能量的過程 (內呼吸:微血管與體內細胞間經組織液的氣體交換; 靠循環系統運送至全身,以供細胞利用 (外呼吸:肺泡與微血管間的氣體交換; 利用呼吸構造與外界交換氣體 ㊣3-3-1人體的呼吸系統:由肺及呼吸道組成 呼吸道:空氣進入肺部的通道含鼻孔、鼻腔、咽頭、會厭、喉頭、氣管及支氣管 鼻孔:氣體進出的門戶 ㊣鼻腔: 1.黏膜:分泌黏液 a.可過濾空氣中的一部分灰塵 b.可使空氣潤溼 c.富含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氣變暖和 2.鼻毛:可過濾空氣中的一部分灰塵 3.嗅細胞:具有嗅覺功能 4.副鼻竇: ㊣咽:消化管與呼吸道相交會的一個空腔 1. 顎:口腔與鼻腔的分界有硬顎和軟顎之分 2. 全長約12公分 3. 咽壁周圍含骨骼肌,內壁襯以黏膜 4. 咽有七個開口通達他處(上有口、鼻孔、耳;下有食道、氣管); 5. 咽壁具有扁桃腺; 6. 與發音有關 ㊣喉:發聲器官;位於氣管上端,由軟骨和肌肉構成 1.內壁襯以黏膜,外壁及其內部則有若干軟骨支持 2.有九片軟骨其中有一稱為會厭軟骨(位於喉的上方,為一軟骨性瓢狀物) (當吞嚥時,由於喉的上升,會厭即自動覆蓋在喉上,以防止食物誤入氣管 ,此時呼吸亦告暫停。 (軟顎向後延伸→封閉鼻至咽喉之通道→防止食物誤入鼻腔 3.聲帶:兩條蒼白色之黏膜皺襞,扁薄而有彈性與發聲有關; 受喉部肌肉收縮及軟骨牽制而呈現不同的緊張度 a. 男生長約23mm,女生只有17mm b.中間為聲門,吸氣時聲門張開;呼氣→聲門縮小→發聲 功能:(作為空氣入肺的要道; (吞嚥時借會厭的幫助可防止食物誤入氣管; (作為發聲的器官 ㊣氣管: 1. 長約11公分直徑約為2公分,位於食道的前方 2. 分為二條枝氣管分別進入左肺及右肺 3. 內壁襯以由纖毛柱狀上皮(將塵埃或異物排出)構成的黏膜(具有溼潤及暖和空氣的功能)、結締組織、平滑肌、C字形軟骨(維持管道的通暢) 4. 小枝氣管連接肺泡囊,其上有肺泡 ※傳導區和呼吸區之分 1.傳導區具有下列功能: (暖和和溼潤空氣 (將空氣帶入肺 (當作身體防禦的一部分 傳導區的特性: (支氣管循環(體循環的一部分)提供營養,再進入肺靜脈 (沒有氣體交換情形 (有16個分級以上 2.呼吸區: (肺泡具70-80%微血管 (人體含有3-5億個肺泡,表面積將近75平方公尺 (由肺循環提供營養 ㊣肺: 1. 位於胸腔內,分為左葉(二葉)及右葉(三葉) 2. 肺的表面覆有光滑而潤溼的胸膜(臟壁胸膜及體壁胸膜)、與胸腔間有胸膜腔存在,腔內具有液體,可減少磨擦 A. 保護作用以免肺與胸壁直接摩擦 B. 肺能緊隨著胸腔的擴大而脹大,以順利完成呼吸運動 3. 肺泡囊 A. 外壁形成許多的泡狀的突起,稱為肺泡,以增大肺的表面積(約為體表面積的五十倍) B. 肺泡壁薄僅含有一層扁平的皮膜細胞(缺少肌肉和骨骼但具有彈性纖維),外面密布著微血管;肺泡間具有彈性纖維以支持肺泡及使肺具有彈性(肺不具有肌肉) 4. 肺為分泌器官:肺轉化酵素可將血管張力素I轉化為血管張力素II 呼吸路徑: 空氣→鼻孔→鼻腔→咽→會厭→喉→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氣囊→肺泡→微血管 ㊣胸腔 1.密閉的空腔,內有肺、心、氣管及食道 2.周圍有胸壁,底部以橫膈與腹腔分界 (前有胸骨 (後有脊柱 (兩側有12對肋骨(1-10與胸骨相連,11-12為游離) (肋骨間具有肋間肌 內肋間肌:收縮時,骨架向下,向內移 外肋間肌:收縮時,骨架向上,向外移 (胸膜 ㊣人體的呼吸運動包含呼氣和吸氣 1. 胸壁的起伏 2. 橫膈的升降 3. 肺的脹縮 (呼吸運動的機械原理:波以耳定律P1V1=P2V2 ㊣肺的脹縮基本機制 1. 橫膈的升降會改變胸腔的縱徑 A.橫膈的舒張和收縮所致: (橫膈收縮時,可使上突之頂部下降(扁平狀),增加胸腔的縱徑 (橫膈舒張時,恢復為拱橋狀,胸腔縱徑恢復 2. 肋骨的升降可增減胸腔的橫徑 ㊣呼吸運動的機械原理: 1.吸氣運動時: a.肋間肌收縮,肋骨向上移動,胸骨舉向前方(肋骨架向上且外擴) ( 使胸腔前後及兩側的距離(橫徑)增大 b.橫膈肌收縮,胸腔上下的距離(縱徑)增長 ( 胸腔的體積增加,內部壓力下降 ( 肺脹大,此時肺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力 ( 空氣由外界進入肺而造成吸氣 2.呼氣運動時: 外肋間肌舒張,肋骨架下降內移(胸腔的前後徑變小) 橫膈肌舒張時,橫膈向上凸起(胸腔的上下徑變小) ( 使胸腔體積縮小,胸腔內部壓力上升(及肺的彈性纖維回彈) ( 肺受到壓力,肺內氣壓高於外界大氣壓力而造成呼氣 呼吸運動:(直接受制於胸腔大小的改變) 呼吸運動 肋間肌 橫膈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