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石化被评为节能中国十大贡献单位.doc
中国石化被评为节能中国十大贡献单位
[石化新闻网] 5月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2013第四届节能中国推介活动发布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荣获第四届“节能中国十大贡献单位”称号。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章建华出席颁奖典礼并上台领奖。
顾秀莲指出,面对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形势都很严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为企业,要勇挑重担,承担更大的义务和责任。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综合实 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届节能中国推介活动以“展示节能成果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首次兼顾了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大节能概念的企业和技术。活动自去年11月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共有符合申报标准的推荐企 业246家。按照活动章程和评审办法,最终确定 “节能中国十大贡献单位”“节能中国十大应用技术”“节能中国优秀单位”“节能中国优秀技术”“节能中国优秀产品”的获奖名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获“节能中国十大贡献单位”称号。
多年来,中国石化通过加强管理、应用节能新技术和设备、强化过程节能等手段,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节能降耗工作仍取得了良好成效。2012年,中国石化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2.6%,相当于节约228 万吨标煤。
(记者任宁宁 通讯员贾文杰)
中国石化西藏石油:促发展保供应惠民生
[石化新闻网]4月28日,中国石化西藏石油成立3周年。3年来,他们在世界屋脊逐步推进驻村帮扶、油品保供、送油下乡等便民惠民工作,中国石化品牌在藏民心中悄然扎根
从拉萨出发,乘飞机抵达昌都邦达机场,然后在崎岖的山路上经过8小时颠簸……2011年10月,西藏石油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长阚晓斌带领董树山、索朗江措、唐川和多钦等4名队员到达距拉萨市1400多公里的洛隆县孜托镇格亚村,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3年来,西藏石油的驻村帮扶和油品、非油品销售等服务受到了藏族同胞的高度赞扬,中国石化的品牌也在雪域之巅扎下了根。
“便民药柜”缓解藏民看病难
世世代代生活在海拔近4000米高原上的格亚村村民,可谓在云朵中生活,然而生病时只能靠村里的老藏医医治。村里唯一的老藏医诺顿仍然使用最古老的方式看病――有人生病他便带着药箱出诊,不出诊时则到山上采草药。
然而,极度匮乏的药品和医疗设备,让经验丰富的诺顿有时也束手无策。几年前,一名两岁的幼儿患上感冒,而恰逢诺顿在县城,这在平原上看来不起眼的感冒在高原上却是致命的,最终孩子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而离开人世。这样的悲剧让亲人悲恸,让大家扼腕叹息。
西藏石油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了全村194户居民后,意识到解决看病难问题的急迫性。驻村队从拉萨藏医院采购了一批价值8000多元的常用非处方药品以及部分简易医疗设备运送到格亚村。在村里,他们设立了“便民药柜”,方便药品的分类和免费发放。
一时间,“中国石化免费检查身体、发放药品”的消息传开了。药柜配备后一周内,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前来看病,领取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止咳药等常用药品。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第二批驻村工作队队长与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联系找资料,为老藏医诺顿送去了12本医疗知识方面的书,不少疾病防治知识和科学解答让诺顿豁然开朗。这位老藏医拉着驻村干部的手,脸上的皱纹都笑到了一起。
桥通了,担子轻了
驻村队员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格亚村时的情形:从昌都邦达机场到洛隆县的303省道大多是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翻腾的怒江,在宽不足 4.5米的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他们停车休整,还没来得及下车透个气,当地司机扎西就喊了起来:“快走,要山体滑坡了!”刚刚走出几十米,身后山上的石块和 土块翻腾而下。
到了洛隆县格亚村,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座“桥”――说是桥,其实只是河上的几块木板,上面还有裂缝。说话间,一名藏民骑着摩托车从木板上窜了过去,木板颤了几颤,看得驻村队员胆战心惊。
“我们用从附近砍的松木搭桥,拖拉机一轧就断,两三个月就要修补一次。”时任村委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洛央罗布无奈地说,“现在收获青稞的季节到了,没有桥真是不方便。”
看在眼里,驻村队员立刻行动起来,联络人员,招聘队伍,把颤巍巍的木板桥换成了水泥桥,坚固耐用,拖拉机和大车也可以通行了。“呀咕嘟!”(藏语“非常好”的意思)邻居们交口称赞。
格亚村的生产方式半农半牧,村民山坡上放牛,山下种青稞,常常有不听话的牦牛“越界”冲到山下的农田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