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治(介绍一种简便、安全的复位手法) 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 陈忠和 研究员 寰枢椎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疾患,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多见于缺乏锻炼且头颈活动较频繁的成年人,常因过度劳累或感受凤寒而诱发。因其临床多表现为头面、五官及脑血管神经症状,故常被认为是五官科或神经科的疾病而忽视对颈椎的检查。由于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 1 寰枢椎半脱位常见的临床表现 1.1 五官症状:以视症状如视力疲劳、眼朦等多见。其他如耳、鼻等的不适症状; 1.2 脑血管、神经症状:如头昏、眩晕、头痛、偏头痛、睡眠障碍、神经衰弱、血压异常等; 1.3 局部症状:枕颈部肌紧张、压痛。伴有急性颈肌筋膜炎者,头颈活动明显受限。 1.4 全身症状:如困乏无力、步态失稳、猝倒等。 2 诊断方法 2.1 病史与临床表现:(略) 2.2 寰枢椎触诊: 重点检查关节突关节(含枕寰关节)及寰椎横突的炎症反应阳性点(压痛、肌紧张); 2.3 颈椎X线检查:开口位X 线片寰椎侧块偏移(即齿状突不居中),枢椎棘突偏离中轴线,两侧寰枢关节不等宽等。并排除颈椎的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和先天畸形。 3 治 疗 中西医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方法颇多,如手法(整脊)、按摩推拿、理疗、牵引、局封以及药物的镇痛、消炎、解痉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而手法复位治疗从病因方面解除关节的移位和交锁,重建颈椎的力平衡,缓解和消除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首选的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法1 (以左侧C1横突或C2关节压痛为例) 手法2 (以右侧C1横突或C2关节压痛为例) 手法3 (以C2左侧关节和C1右侧横突同时压痛为例) 手法的特点是:①在牵引下沿矢状轴旋转,幅度小,安全系数高;②针对性强,极少连动到中、下段的颈椎,避免造成其他椎的继发损伤;③可一次复位两个相反方向移位的椎体,减少对颈椎的多次扳动,避免不良的手法反应;④实用方便,一般不受环境和条件限制(甚至患者站立位时亦可施手法)。 3.2 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充分松解枕颈部及颈肩部软组织,缓解和消除肌痉挛,促进局部血循环,重建颈椎力学平衡,减轻周围组织对椎动脉的激压,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运。这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4 讨论 4.1 寰枢椎运动节段提供了颈椎50%以上的轴向旋转运动,而枢椎是上颈段旋转应力的中心。 正常寰枢关节具有相当稳定的功能,同时潜在着旋转不稳的趋势。 枢椎作为10块肌肉(棘突6块:左右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颈半棘肌;横突4块:左右中斜角肌、肩胛提肌)的起止点,这些肌肉都参与了头颈部的运动,是寰枢椎旋转的动力,也是影响寰枢椎正常运动的关键因素。 颈椎其他节段的退变、增生等颈椎静力平衡失调,能间接影响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但临床观察表明,颈枕、颈肩部肌筋的病损,颈椎动力失衡,则是诱发和加重临床症状以及导致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4.2 病损段椎动脉受激压,反射引起脊髓前动脉痉挛,导致颈髓一过性缺血而致患者“猝倒”;或因血管病变,颈髓供血障碍,神经传导阻滞,引起不全瘫或截瘫、共济失调、步态失稳、二便障碍、病理反射阳性等症状。 国外有学者认为,寰枢椎旋转移位,颈髓齿状韧带遭受牵拉,导致脊髓外侧长纤维神经传导受阻而出现下肢症状。 寰枢两椎的横突孔相距较远,此段椎动脉有“L”、”C”和“直柱”三个类型。寰枢椎发生位移,关节的创伤性炎症刺激此段椎动脉。在此病理基础上,当头部旋转时,“直柱”型的椎动脉易遭受牵拉,反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分支供血区血流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寰、枢二椎之间缺少椎间盘,也没有完整的椎间孔,第2 颈脊神经从寰椎后弓与枢椎弓板之间穿出,极易受到激压。 4.3 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 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并不复杂,关键是医者重视并熟悉其相关的各种临床表现,检查枕颈部是否有相应的阳性压痛点 ,结合颈椎正侧、开口位X线片的阳性征,排除颈椎骨折、脱位或先天畸形,便可确立诊断。 4.4 颈椎X 线开口片对诊断寰枢椎半脱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据作者观察,寰椎侧块偏移(即齿突侧块间距不等宽或齿状突不居中),患者多出现眼、鼻部症状;枢椎棘突偏移,出现颞枕部、耳、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发生在有压痛和肌紧张的一侧,与侧块、枢椎棘突偏移的方向相符。部分患者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脑血管、神经症状。 寰枢椎半脱位手法复位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获缓解或消失。但有些病例,X 线片复查显示寰枢关节仍有偏移,复位并不十分理想。作者认为,局部炎症的消退、损伤的修复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健康评估第2章第2节发绀概述.ppt
- 环境灾害学教程范本.ppt
- 健康评估第2章第2节水肿概述.ppt
- 环球旅行去教程范本.ppt
- 健康评估第2章第2节心悸概述.ppt
- 环杓关节脱位教程范本.ppt
- 健康评估第3章第10节概述.ppt
- 健康评估第四章社会评估概述.ppt
- 健康评估课件第四章社会评估概述.ppt
- 健康评估-社会评估概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