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撫臺街洋樓.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撫臺街洋樓

●1914由大稻埕茶商陳朝駿先生建 ●1950黃國書先生住宅 ●1979台北市政府徵購 ●1987交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 ●1990年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 ●1998年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2003/4/19陳國慈女士,以全國第一位個人認養古蹟,並贊助成立「台北故事館」 * 台北故事館(前圓山別莊)的歷史沿革 * 面積: (一)古蹟本體:地上二層之建築物,面積285.54平方公尺(86.38坪) (二)附屬建築:地上一層之建築物,面積129.54平方公尺(39坪) (三)土地總面積:1311.2平方公尺(396坪)    ●無特殊歷史背景 ●附近無社區 ●無知名度 * 經營理念: 把古蹟定位為 呈現”台灣生活文化史” 及”推廣古蹟活化”的迷你型博物館 經營模式: * ●因缺乏空間,無法作收藏或常設性展示;更為 求使民眾養成重遊故事館的意願,故事館將空 間視為一個多功能舞台,每季以不同主題性展 覽和系列性活動將古蹟內容全部更換,但不驚 動古蹟原貌。 自92年開館至今參觀人數已逾70萬人,每月平均約9,000~10,000人 * 空間規劃原則: ●古蹟本體以藝文推廣為主,[展示室]為主要規劃 ●設置長期推廣生活藝術品的空間[生活小藝坊] ●庭院與大環境恢復當年所種之花木,重新呈現古蹟之原來氣氛 ●規劃提供高品質餐飲服務空間[故事茶坊] * 每季主題性系列活動以: ●以探討台灣過去一世紀庶民生活為主軸 ●各季藝文活動以吸引不同族群而規劃,使參觀民眾更廣泛 自2003/4/19開館,至今舉辦了21個主題: ● 1913年的台灣與世界(老房子說故事系列)-2003年4月至6月 ●大稻埕茶產業(茶的故事系列)-2003年7月至11月 ●客家文物展(第八屆客家文化節系列)-2003年11月 ●台灣漫畫之演變(漫畫故事系列)-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 ●日治時代游藝生活(古蹟九十歲系列)-2004年4月至6月 ●台灣鄉土童玩(昨日童年系列)-2004年7月至10月 ●傳統婚嫁禮俗(囍的故事系列)-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 ●生活+藝術=家 特展-2005年2月至2005年3月 活動的規劃: * ● 「壽誕的習俗」 (生日快樂系列)-2005年4月至7月 ●「魔幻彩筆」系列(台灣與英國的插畫)-2005年7月至10月 ●「養生的故事」系列(養生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 ●「老行業的故事—藝術家的浮光掠影」系列(藝術家眼中的台灣老行業)- 2006年2月至6月 ●「我的武俠世界」系列(台灣武俠世界的面貌)-2006年6月至10月 ●「旅行的故事」系列(台灣旅遊史)-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 ●「古蹟的故事-英國老建築第二春」-2007年4月至6月 ●「寵物的故事」我的另類家人-2007年7月至10月 ●「大城市小人物」台北街頭巷尾的故事-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 ●「拜拜的故事」-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 ●「老品牌的故事」-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 ●「雲門特展」(面對大海的進行式)-2009年2月至2009年8月 ●「老樹的故事」-2009年8月至2009年11月 撫臺街洋樓 * 撫臺街洋樓歷史背景 1910年 日治時期日本福岡商人所建,成立「高石 組」會社 光復後轉為國防部所用 1997年 定為市定古蹟 2002年 不幸遭祝融之災,僅剩一樓的石頭建築 2007年 全區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整修完成 * * 撫臺街洋樓的地理位置 撫台街洋樓 北門 台北郵局 攝影街 書店街 火車站? 西門町 * * 撫臺街洋樓的現況 環境現況:沒落的街道、稀少的人潮 撫臺街洋樓雖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鄰近臺北火車站, 但週遭商圈包括臺北老字號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甚至隔鄰的「攝影街」的熱鬧均與撫臺街洋樓所在之 延平南路前段無關,沒落的街道,未見人潮,老舊的 店舖也多在招租或成為倉庫,與隔鄰繁華的街道形成 強烈的對比。 * * * * 建物現況 2007年全區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整修完成 前棟建築復原古蹟歷史樣貌 古蹟後面則增建二層樓現代建築做為營運空間。 前棟現已完成常設展建置。內容包含穿越臺北時空之旅、撫臺街洋樓的故事、劉銘傳與臺北城的近代化、日治時期臺北城內的商業生活。 土地:78.32坪 前棟:室內47.4坪,騎樓11.99坪 後棟:室內27.03坪,公共空間31.09坪 * * 經營目標 據此地點的周邊環境及撫臺洋樓本身的空間限制,參觀人數將非本地點的唯一經營目標 透過各式教育推廣活動,達到推動文化資產教育 及養成社區民眾關懷古蹟習慣的目標。 透過展覽與介紹,彰顯撫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