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诗歌鉴赏:表达手法之1——抒情手法题库.ppt

4诗歌鉴赏:表达手法之1——抒情手法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表现技巧 表达技巧 表达特色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1 抒情手法 2 修辞手法 3 描写手法 4 结构章法 表现手法类诗歌答题规范 【答题步骤】 (1)概括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分析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点明作用:此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 景情关系 2 托物言志 3 用典抒情 4 借古讽今 (借古伤今) 5 叙事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情 …………… 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简要分析。 2、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 3、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 4、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委婉含蓄”,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5、比较这两首诗的抒情方式有何差异? 直接抒情 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 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句。 如: 李白:“低头思故乡” 杜甫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 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答题规范:本诗歌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手法,诗中的“独怆然而涕下”直接表现了诗人想着天地之浩大,人之渺小,而感时伤事的情怀。 请简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题规范:诗歌采用××手法,诗中××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感情。 间接抒情 判断方法: 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答:间接抒情。// 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 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思念追忆。 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2、托物言志 答题格式: 采用了××手法,借物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志向(追求)。 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品格等, 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诗中三四句借蝉餐饮清露、居高声远的特点, 表达出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孤傲清高的情操。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抒情特点。 例: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区别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一、二两句的作用。 答:一二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品格。 练习巩固: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径。 3、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 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课外练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