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孙子兵法》导读·势篇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子兵法》 第五、势篇 前篇回顾 一、形在己而不在敌 二、据实力定攻守 三、胜兵先胜之形 四、军事实力的判断 本篇题解 本篇与《形篇》为姊妹篇。本篇的“势”,是《形篇》的“形”的表现。 “势”是态势、气势、形势。是力量的奋发,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从哲学上着,“形”是运动的物质,而“势”是物质的运动。 《形篇》讲的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势篇》讲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张预注:“兵势已成,然后任势以取胜,故次《形》。” 本篇是孙子军事指挥理论的精华。“战势不过奇正”是全篇主线。 孙武所谓的“势”,是指挥员在充分运用已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巧出奇正,巧用虚实,出敌不意,最后造成一种以强击弱,对敌之要害部位具有致命威摄力量的战争态势。 这一过程为造势;在“势”形成的最佳时刻,发起攻击,即所谓任势。任势之机,孙子称之为“节”。“节”是任势之关键。孙子认为:作为指挥员,追求战争胜利应“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把“势”提到了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峰。 【全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本篇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战势之要素 第二部分、战势之特点 第三部分、战势之姿态 第四部分、战势之运用 第五部分、要善于造势 第一部分、战势之要素 【全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治,治理,管理。治众谓管理大部队。治寡谓管理小部队。 分数:王皙曰:“分数,谓部曲也。偏裨各有部,分与其人数,若师、旅、卒、两之属。”此指部队的组织编制。 【译文 】孙子说: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 【原文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斗众:使众斗;犹言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战斗。半寡:使寡斗。犹言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战斗。 形名: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王皙曰:“形者,旌旗金鼓之制度;名者,各有其名号也。” 张预曰:“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今用兵既众,相去必远,耳目之力,所不闻见;故令士卒望旌旗之形而前却,听金鼓之号而行止,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故曰:此用众之法也。” 【译文 】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 【原文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必受敌:汉简本“必”作“毕”,张预注亦云:“人人皆受敌而无败”,是其所本亦当为“毕”,而王晳注则云:“必当作毕”,是其所据本作“毕”。按: 字作“毕”于义为长。 【译文 】统率全军能够使它全面遭到敌人进攻时而不致失败,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 奇正—— 是古代兵法中最基本、最常见、极重要的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是古代兵法常用的术语,它广泛地应用于谋略、战法等各个领域。 一般来说,一般的、常规的为正,特殊的、变化的为奇;战术上先出为正,后出为奇,下面为正,侧击为奇,明战为正,暗袭为奇,总之,在人意料之中为正,出人意料之外为奇。 《孙膑兵法·奇正》曰:“奇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太宗曰:“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斯所谓形人者与?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斯所谓无形者与?” 故“奇”的根本特点是出敌不意,敌不知觉,待其知觉则为时已晚。然在具体运用时常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故后文云:“奇正相生。” 在古代,出奇制胜的战例不胜枚举,韩信设背水阵;诸葛亮的空城计;邓艾偷渡阴平;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公元200年,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在正面战场坚壁固守,扼敌咽喉,同时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