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主题专项练(三).doc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主题专项练(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主题专项练(三)

主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 热点主题专项练(三) 1.(2015·四川广元一模)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 (1)材料一中你会选择哪些资料作为研究孔子的史料,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 (3)根据材料三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举例说明当前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文化? 解析 第(1)问,分析资料甲、乙、丙,运用材料分类史学研究法判断。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信息以及教材中康有为“托古改制”概括康有为的态度;第二小问,结合1913年至1915年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来作答。第(3)问,从材料三中信息提炼出“继承和发展”与“抵御和克服”两点来作答。 答案 (1)资料:甲、乙。 理 资料丙属影视文艺作品,有艺术夸张成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 (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政治: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对内独裁专制,妄图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①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说明:①继承和发扬:“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 ②抵御和克服: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等级思想;“三纲”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等等。 2.(2015·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学东渐是表述西方文明输入中国的省略语。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学类 生产关系 文明阶段 主要内容 传播途径 “中学” 封建生产关系 农耕文明 “四书”“五经” 传统教育和科举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工业文明 近代科学技术 新式学校教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受到西方的影响刺激,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历史产生兴趣。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早期有马礼逊的《外 但历史学本身的转变,则要到20世纪初,梁启超受到西方民族主义史学影响,主张为国家国民社会而非朝廷的新史学。西方19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史学,也在此时传入,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影响到史学界。到了民国初期,这些史学思潮逐渐落实于史学界,史学家们开始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方式撰写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 中国传统史观是一元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是静态的,是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化》 (1)有人认为,“中学”到了近代所面临的机遇并不佳,请从“中学”本身的内容特点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其机遇不佳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三种制度”。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3)根据材料三, 解析 第(1)问,本身特点可以从中国古代科技特点来分析,社会原因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所学知识可知,判断引入中国的“三种制度”;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归纳说明。 答案 (1)本身:①传统“中学”不具备质变出近代意义的科学与技术的基础;②重政治、伦理,轻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社会:①封建制度落后;②自 (2)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苏维埃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 观念:洋务思潮(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 (3)变化:①翻译西方历史学著作;②撰写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著作;③出现“为国家国民的新史学”;④实证主义史学传入;⑤马克思主义传入影响到史学研究;⑥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⑦由传统的中国“一元”史观向世界的“多元”史观转变;⑧由静态史观向动态史观转变。 3.(2015·浙江衢州五校模拟)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东西方在人文主义发展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则更重视人的个性。阅读下列材料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