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外压容器失稳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外压容器失稳实验

实验二 外压容器失稳实验 一、试验目的: 1. 观察薄壁圆筒形容器在外压作用下丧失稳定性后的形态。 测定圆筒形容器失去稳定性时的临界压力并与理论值相比较。 二、试验原理: 圆筒形容器在外压作用下,常因刚度不足使容器失去原有形状,即被压扁或折曲成波形,这就是容器的失稳现象,容器失去稳定性时的外压力,成为容器的临界压力,用 表示。圆筒形容器失去稳定性后,其横截面被折成波形,波数可能是1,2,3,4,……等任意整数,如图一所示。 容器承受临界值的外压力而失去稳定性,决非是由于容器壳体本身不圆的缘故,即是绝对圆的壳体也会失去稳定性。当然如壳体不圆(具有椭圆度)容器更容易失稳,即它的临界压力值会下降。 根据外压容器筒体的长短,可分为长圆筒,短圆筒和刚性圆筒三种,刚性圆筒一般具有足够的刚度,可不必考虑稳定性问题。但长圆筒,短圆筒必须进行稳定性计算,它们的临界压力值大小主要与厚壁 ,外直径 ,长度()有关。亦受材料弹性模数 ,泊桑比 影响。所谓长圆筒,短圆筒之分,并不是指它们的绝对长度,而是与直径壁厚有关的相对长度。一般长圆筒、短圆筒之间的划分用临界长度表示。如容器长度 为长圆筒,反之为短圆筒。临界长度由下式确定: 长圆筒:长圆筒失稳时的波数 2,临界压力仅与有关,而与无关。值可由下式计算: 短圆壁:短圆筒失去稳定性时,波数 2,如为3,4,5……,其波数可近似为: 临界压力可由下式计算: 对于外压容器临界压力的计算,有时为计算简便起见,可借助于一些现成的计算图来进行。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测量试件的有关参数:壁厚 ,直径 ,长度()。用千分卡测壁厚,用游标卡尺测内直径(便于精确测量)和长度,外直径由内直径加壁厚得到。各参数分别测量两到三次,计算时取平均值。 2. 按图二所示安装实验设备,先用手摇泵将透明容器内的水升至容器的约三份之二处;将外压圆筒试件6置于平板顶盖上,试件与平顶盖间用垫片5密封(试件折边上下各放一垫片);用压紧法兰4通过四个密封螺母2将试件压紧到平板顶盖上。 3. 将圆筒底垫块8 一大一小 置于外压圆筒底部,把用心轴7置于圆筒底垫块的中心孔中,再将横梁1压在心轴7上,通过两个压紧螺母2上紧 用手旋紧既可 ;以此抵消试件承受的轴向载荷。 4. 用手摇泵缓慢升压至试件破坏为止(试件破坏时有轻微的响声),记下容器的失稳压力(即有轻微响声时的瞬间压力,此压力为临界压力)。失稳后不可再升压。 5. 打开手摇泵的开关卸压,待压力为零后取出试件,观察失稳后试件的形状并记下波纹数。 6. 关上手摇泵的开关,清理好实验备件和工具。 五、实验报告: 1. 列出测量所得的试件几何尺寸数据。 2. 验算波纹数。 3. 计算容器的临界压力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4. 讨论、分析试验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六、 讨论分析题 1列出测量所测试件几何尺寸数据,实测波纹数。 2圆筒形容器在周向外压作用下,为什么会可能失去原有形状。 3圆筒形容器失稳后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 4圆筒形容器失稳后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5外压圆筒的底部为什么要放一块垫板? 图一 圆筒形容器失去稳定后的形状 6 7 8 9 1 图二 外压圆筒失稳装置实验 1-横梁 2-压紧螺母 3-密封螺母 4-压紧法兰 5-垫片 6-外压圆筒 7-心轴 8-圆筒底垫块 9-透明容器 10-工作台 10 4 5 10 2 3 44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