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大经济学院展示天津要有区域龙头的风范
人大经济学院展示天津要有区域龙头的风范
运河一梦贯北京
京杭运河曾是天津城最初的造就者之一。作为帝国的命脉,运河将南方的给养传输至北方脆弱的心脏,天津卫正是其吞吐的中枢。如今,这条与长城并称于世的人造奇迹之河,正成为一条断裂的象征性绸带,飘在中国广袤的腹地上。伴随京津双城关系乃至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微妙变化,疏通运河的梦想,正在从民间释放影响力,摆到政府的议事桌面上。
“运河民谣王”
赵仲田,这个名字寄予的理想实在过于直接、卑微;意识苏醒之后,他开始对此做出反抗。逃离鲁西运河与黄河交叉处的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赵店村,沿着京杭大运河四处游走,北起德州、临清、聊城,南至济宁—像是有意撇清与土地的宿命联系,他将这趟长达26年的漫游解释为对运河歌谣的搜集之旅。
这似乎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但那时,运河沿岸各级政府正忙于现代化建设,无暇顾及梳理淤塞或早已干涸的记忆。赵仲田写了400多封求助信给“有关部门”,其中包括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但都没有得到回复,于是他干脆自己上路,走访运河沿岸的千家万户,搜集了300余万字的民谣。年近五旬时,这位可敬的“堂吉诃德”折返故乡,将这堆手抄民谣扔进了柴火堆里,继续靠种田过日子。
日子仍旧一贫如洗。虽然各路媒体的采访让赵仲田成了名人,但他还得为一家几口的生计发愁。对底层的人而言,光有一颗珍珠般的心还不够,要将名声转换成财富,需要太多额外条件。他年迈的母亲病重了—正是母亲哼唱的民谣,在童年赵仲田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但她生了病,吃不下饭。听说狗肉有助于消化,2005年农历四月初一,赵仲田买了半斤回来,可是老人家一口都没吃下。四月初四,孝顺的儿子又赶上了张秋庙会的最后一天,用家里仅有的30元钱买药。但是,途中遇到的几位老人坏了大事。他们在路边哼起不知名的歌谣,让赵仲田着魔般地停下脚步,为了得到这些歌谣,他用那30块钱请这些老人家下了馆子。三天之后,伟大的母亲断了气。
邻居们都笑话他:看吧,不务正业,就是这个下场。充满愧疚的赵仲田,孤独坐在田间地头哼起了运河歌谣,尽管流过他故乡的运河早已干涸:
“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
这首关于天津的歌谣打通了历史,赵仲田大概知道,运河是天津卫的造就者之一。修建紫禁城所用的巨木、金銮殿上铺的金砖,军民生活必须的粮、盐、糖、竹,贵族官吏们享用赏玩的茶叶、丝绸、漆器、瓷器,千帆百舸,都是先从南方富庶地运抵南运河北岸的三岔河口,于甘露寺通关,转北运河至通州,经通惠河入皇城。五色鹦鹉、梨园徽班等等,须得先在天津站一脚,方有机会入驻皇室。
赵仲田一定希望过—自己一觉醒来,运河水重新哗啦啦流响,他好乘着船儿,带着那部大部头的《夯歌》,从山东航行到天津,再到繁华的北京城,走走看看,顺便告知有关部门:国泰民安,这运河的疏浚也该摆上日程了。
现状与歧见
在北京,当然也有人关注京杭运河的命运。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从1997年就开始了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研究。2006年初,一群大学生对运河自发考察的结果,让他忧心忡忡。
俞孔坚发现,断流使运河的基本功能丧失。山东济宁以北段基本断流,好多河道已经变成垃圾坑,有的已经被农田蚕食,中运河(台儿庄—淮阴)和南运河(天津—临清)虽然还有水,但时刻面临断流威胁;污染严重。现代化的船只运输严重损害了运河的环境风貌,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穿错的运河风光已成记忆。运河两岸有的建起了高高的水泥墙,有的搞起了房地产。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消失。“大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消亡的危险。”俞孔坚说。
而在天津民间,人们对于运河的关注远不如他们的“母亲河”—海河:“九河下梢天津卫”,南、北运河不过是海河的支流而已。如今的海河干流,在防潮闸和二道闸之间的部分,已经蜕化为“水库”,而北运河数十年已未通航。在天津半个多世纪“去北京化”的城市之旅中,运河成为被刻意忽略的地理符号。
自2006年12月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以来,不断有来自官方和民间的资本投入到长城修复上,而关于重新疏通大运河的声音也不断冒出来。古建泰斗罗哲文建议全线疏通大运河。天津的学者则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天津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兆江认为:天津过去的十年九涝,与运河有很大干系。而经过根治,在上游出于各种经济、行政的考虑层层截流,残余的水量已远不足以为继。出于人们的抵触心理,中水在现实中的利用率很低,除了冲洗厕所,别无它用。对有更高效的交通途径可选、同时严重缺水到影响民生的地区而言,活化运河怕是很难搬上日程。
但也有一些乐观的“梦想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