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矛盾性格分析.docVIP

《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矛盾性格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矛盾性格分析.doc

《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矛盾性格分析   摘 要: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以其复杂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出发,探寻郝思嘉矛盾性格的成因。   关键词:郝思嘉;本我;自我;超我;矛盾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不仅对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哲学、伦理学、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23年,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一书问世,在本书中详细阐明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类的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是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它处于心灵的最深层,是人格的基础部分;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而不受理智的束缚。“超我”处于心灵的最上面一层,是社会力量的代表,遵循“道德原则”,指导“自我”按照道德良心行事,又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人按照“至善原则”活动。“自我”处在本我与超我的中间,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起决定作用,其活动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小说中女主人公郝思嘉以其复杂的性格特征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她继承了爱尔兰父亲的爽朗、豪放的性格,但又叛逆、自私、不近人情、虚伪、冷酷;另一方面,她又对家庭有责任感,坚强、勇敢,对爱情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对生活积极热情。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出发,解析郝思嘉的矛盾性格。   一、无法压制的强大“本我”   根据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它与生俱来,表现人心里面最淳朴的一面。本我在行事原则上遵循“快乐原则”,不受理智甚至道德的约束。这一点在郝思嘉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经过了农场的破产和困苦交加之后,郝思嘉意识到金钱的重要,她不想再吃苦了,“现在,我已经清楚地知道,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请上帝为我作见证,我绝不想再经历那种贫穷的日子。”[1]正如鲁迅先生在《伤逝》中说过的:“人必须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2]对郝思嘉来说,金钱是能够给她带来快乐的东西,于是对金钱的追求成为小说中的一条重要线索。思嘉经历过三次婚姻,可以说每一次都与金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嘉的心在一点一点地填充快乐,比如说随意大把大把地花钱”[1],这是金钱带给郝思嘉本我的满足。   在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中,把“本我”分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与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它追求自我的满足,是人类最广义的性本能。南北内战爆发后,陶乐庄园为军队掠夺一空,思嘉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生存问题。为了活下去,郝思嘉甚至不惜放下她的骄傲与自尊,去求助于那些曾经追求过她的男人。这些都说明了生存本能在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本我”的另一类是“死亡本能”,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以及自虐或攻击的冲动,它是一种人类回归到无机状态的倾向。郝思嘉对家庭有着极大的责任感,内战爆发后,陶乐庄园由安乐的“天堂”变成了饥饿、贫穷的“地狱”,面对完全陌生而严酷的生存环境,思嘉别无选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一家人能够生活下去,她不怕饥饿、辛劳,甚至开枪打死了来陶乐抢劫的北佬。思嘉的这一行为不仅是出于对家人、对仅有的一些财产的保护意识,更是由于长期以来压抑在她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感的大爆发,是一种攻击与毁灭的冲动。这既是思嘉内心的生存本能,也是死亡本能,二者处于一种相互的搏斗中,共同构成主人公行为的内驱力。   二、弱小而模糊不定的“超我”   超我形成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与惩罚的过程中,是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对主体的内化,所以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遵从“道德原则”行事。   超我在人格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思嘉人格中的超我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来源于外界,不像“本我”那样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思嘉在对待母亲的态度上有时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思嘉有着强大而无法压抑的本我,不受传统与理智的束缚,因而对母亲的态度时常显得很叛逆;另一方面,思嘉又对母亲的举止优雅与高尚品德深深折服,“很想学她妈妈的样子”[1],正是在这种超我的抑制下,思嘉内心的本我冲动才能受到限制而维持着贵族小姐应有的“体面”。   超我的第二个作用是对自我进行监控。这一点体现在主人公时常怀有的负罪感与自责感上面。思嘉想学母亲的样子,又在本我的冲动下想逃出这种束缚,于是时常对抗母亲,但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