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惯按住背着你偷偷逃走的时间.doc
习惯按住背着你偷偷逃走的时间
康德先生的时间表,很是有名:
早上5点,起床,喝茶,抽烟,备课。
7点到9点,上课。
9点到12点45分,进行写作――他著名的“三大批判”,也就是这会儿折腾出来的。
下午1点到4点,吃午餐,见客人。
4点到5点,开始著名的“康德出门散步”。镇上的诸位都可以根据他出门的时刻,来校准手表时间。
5点到10点,看书。
10点,睡觉。
差不多7个小时的睡眠。
其他一些大师的生活起居,你可以打这儿看见:
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2个小时是出了名的。但他每天晚上6点到凌晨1点睡觉,睡7个小时。
弥尔顿,晚上9点到凌晨4点睡觉,睡7个小时。
富兰克林,晚上10点到凌晨5点睡觉,睡7个小时。
卡夫卡凌晨只睡两个小时,但他下午睡4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大多数都生活得相当规律。
伟大的、异于常人的、被上天眷顾的大师们,也不是一天只睡两小时。当然,你可以说,莫扎特每天睡5小时。不过,他也只活了35岁……鲁迅先生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睡眠也很少,只是,他老人家的健康状况,恐怕也不太值得称道……当然,世上总有体质特异之辈,常年缺觉,还能生龙活虎。但人不能总把自己跟特殊例子去比较。
所以,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8月在上海时,我有一天突发奇想,做了个“掐表试验”。4个小时里,不管做什么事,都掐表记录时间。在我的记忆里,那4个小时,我用来专心致志地看书与写字了。但事后一划拉时间,我发现:真正用来看书或写字的时间,大概不到一半;剩下的时间,除了用于掐表计算的零星几分钟,便是刷网页,看社交网络提醒,在微信上聊天,喝茶,翻漫画,发“我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做但就是不想看书或写字”的呆。
打个比方:如果把做正经事儿――读书、写东西、写邮件――当作筋肉和骨骼,把做其他愉悦心情的零散事儿――刷网页、看微信、聊天、打游戏――当作脂肪,那我的时间安排看上去,就是个脂肪率超高的不健康的胖子,而且,还是个自以为很精壮的胖子。
大多数人大概与我有类似的毛病:时间都花在闲散的漫游里了,而自己尚且不觉。
当然,这不能怪人类的感知,这里是印象玩的把戏:人类对时间的印象,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注意力。通常,你注意力集中地收集周围信息时,会感到时间变慢;分心,则时间印象会变快。大多数人或许都有类似体验:跑步或看书时,会觉得时间流逝颇慢;跑完步或看书间隙刷一刷社交网络,则会觉得“怎么这么快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时间是在分心之中流逝的。我们用以闲散游荡的时间,通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书架前犹豫“要不要开始看这本书呢”的时间,通常足够你把这本书翻完了。
时间就是这样流逝的:犹豫、分心、等候刷新出来的新提醒。实际上,事后你回忆起这些浪费掉的时间,不会觉得很有快感,说不定还很有罪恶感,但下一次,你依然会如此选择。这很正常,因为好逸恶劳、贪吃好色、自由散漫,实在是人类最基本的天性。能反其道而行之的人,通常都是用一些自我暗示来“扭曲”心理的人。
比如前面提到的规律的生活。
海明威认为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写作,福楼拜认为规律的生活能让你充满创作天分。类似的观点很动人,但也让人觉得有圣徒般的殉道感,你会想:“哇,好像的确很不错,但很累吧?”
实际上,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累。
因为人类的身体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给予规律的生活,身体就会接受,并在适当的时间,让你进入适当的状态。当然,所谓21天可以养成个好习惯也实在有些乐观,伦敦大学的说法是:人类平均要66天左右才能养成一个习惯,而且,复杂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更长时间――比如我每天吃一块巧克力的习惯可能一天就能养成,而每天做50个俯卧撑的习惯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但一个习惯养成后,就是养成了。
一个隐藏的细节是:人类总觉得自己拥有自由意志,但其实在大多数时候,人乃是激素的奴隶。生理的规律,会很自然地影响心理。人类又是会自我暗示、给自己找台阶下的动物。比如“吊桥效应”,许多人会自觉接受“我现在状态这么好,都是因为某个好习惯呀”,于是,最初需要的毅力,在后期就习惯成自然了。比如,许多人会感叹“哎呀,你能坚持做一些事这么久,真的好有毅力”,但当事人一定明白:最初需要的可能是毅力,之后其实是习惯,甚至是这事情本身的快感在推动你了。
再举一个例子:每个人生命里,都有那么一本厚书,开始,你会百般犹豫,千番推诿,而且会找“看不懂”“太闷了”之类的理由,翻两页就算。但熬过最初的一段时间后,你会进入顺流而下的状态,你会越看越快,欲罢不能,使追读这本书变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之后,当你不断跟人推荐这本书,念叨“别看开始有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城市“标配”.doc
-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清明节文化习俗探析.doc
- 中国女子第一侦探.doc
- 中国媒体步入融合发展元年.doc
- 中国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研究.doc
- 中国家族法文化再审思.doc
- 中国导游四十年特写.doc
- 中国封建文化十四本位.doc
- 中国少年在美国追逐“冰球梦”.doc
- 中国工笔画装饰性的表现形式.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