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者风范:顾随与弟子郭预衡.doc
师者风范:顾随与弟子郭预衡
郭预衡(1920―2010),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1947年毕业于同校史学研究所。历任辅仁大学助教、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
一、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诗
郭预衡说:“(顾随)先生给我的印象,首先是诗人,不仅是教师。他站在讲台上,一言一动,都充溢着诗情诗意。”(《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诗》)“有时站在讲台上,一语不发,也是无言的诗。因为,在羡季师身上,不仅是学问,更多的是诗。别位老师,也许是字典,是百科全书;而羡季师,浑身都是诗。”(《怀念羡季师》)
当时,不仅国文系的学生争先恐后地选修顾随先生讲授的课程,很多外系的学生也去旁听,人们用“叫座”形容这一盛况。“先生当时不仅是一系的教师,而且是全校的大师。其备受欢迎的盛况,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在《顾随先生》一文中,郭预衡解释道:
这一方面是因为先生学识之渊博,为青年学生所景仰。先生为人之慈祥,为青年学生所爱戴;另一方面是先生讲课,独具特色。不仅传播知识,而是启发悟性。先生讲授的内容,多是自己的心得,并凝聚了自己的创作经验,运用多种譬喻、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先生讲课的语言,也有特点,既富哲理,又富情感。先生健谈,但不多谈。有时甚至一语不发,而作板书几个大字:自觉、觉人;自利,利人;自渡,渡人。这几个字不仅说明古代诗人推己及人的诗心,也高度概括了先生自己讲课的深层意?d。
顾随先生从事教学,做的正是“自觉、觉人;自利,利人;自渡,渡人”的工作。尤其北平沦陷期间,他一方面在课堂上引导青年关注国家命运;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满腔激愤倾注于创作之中。他的“不道好山好水,胡马又嘶风。地下英灵在,旧恨还重”(《八声甘州?忽忆历下是稼轩故里因再赋》),他的“心未老,鬓犹青。尚堪鞍马事长征。秋空月落银河黯,认取明星是将星”(《鹧鸪天》)声声滴血,字字含情。那天,顾随先生向大家介绍的是自己早晨来校路上吟得的两句诗:“回看来路已茫茫,行行更入茫茫里。”(《踏莎行?大雾中早行》)在晨雾弥漫中,瞻前顾后,一片茫茫,不知路在何方,这是先生的心情,也是学生的心情。郭预衡回忆说:“缅怀当时的国事,联系目睹的现实,先生的一句一字,无不发人深省,耐人深思。”(《顾随先生》)“先生的咏叹,先生的抒情,都使人历久难忘。”(《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诗》)
1997年纪念顾随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郭预衡写了一个条幅:“三百篇、稼轩词、哀江头、锦瑟诗”。《诗经》和杜甫、辛弃疾的诗词是顾随先生所爱也是当年授课的内容,而在先生的文集中,并没有特别涉及李商隐的诗歌,为什么将这四者并列,顾随先生六女、河北大学教授顾之京先生也曾有过多年的疑惑,直到后来整理先生弟子刘在昭当年听课的笔记,才从中找到了答案:“父亲以他独有的视角将中国诗分‘韵的文学’与‘力的文学’两大类,在唐诗中,他以杜甫为‘力’的代表,而‘韵’的代表则归属于义山。《哀江头》无疑是老杜最具思想力与生命力的代表作;至于《锦瑟》,父亲坚毅地认定为义山诗中作为‘韵的文学’的代表,他甚至提出:‘真正透彻理解了《锦瑟》诗,才能真正理解传统的中国诗’。”
除了先生所讲的那些诗,令郭预衡和同学们难忘的还有那些艰难岁月中师生间诗情画意的往事:
暑假中,一些同学还是希望有机会见到顾先生。先生的寓舍距离北海公园北门没有多远,有同学倡议,每隔数日,便邀先生到北海五龙亭小聚。先生慨然应允,几乎每邀必到。这时大家的生活虽穷困无聊,但苦中作乐,情致亦好。(《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诗》)
二、辅仁同事
顾随先生很赞赏郭预衡,说他“日文、英文俱有根柢,勤学深思,辅大校友中不可多得之才”(1949年2月17日日记)。郭预衡的毕业论文《战国策辨证》的封面题签便是顾随先生手笔。
1945年,郭预衡留校做了助教。作为同事,“向先生请教,同先生谈话的机会比作学生的时候更多了。”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尤其是当1949年前后,我和先生常在一起,几乎无话不谈。”(《读羡季师〈小说家之鲁迅〉所想到的》)顾随先生日记中也有多处言及与郭预衡的过往:
起床已过八时,茗点后便已十时矣。郭预衡君来作迁居之访问。(1948年11月21日)
上午到辅大上课,以昨夕睡眠尚好,虽疲尚可支持。休息室中阅《华北日报》,见副刊载郭预衡君批评《兔子与鲤鱼》文。(1948年12月4日)
上午八至十二时辅仁有考试(今日考毕明日即放寒假),课室中不知何以竟无暖气。至第三时腿寒作木,遂托助教郭君代为收卷,返寓茗饮。(1948年12月24日)
五时许卧听爆竹声夹杂枪声,又似有炮声,初疑有变,八时许起床渐不闻,心始帖然。九时卢丕功君来,方辞去而郭预衡君至,说兴化寺街东口戒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