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oc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一    前些天,江子通知我参加江西散文研讨会,我很高兴。研讨会的对象有不少曾经在鲁院学习过,是老朋友。也有些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读过他的作品,在这个场合见面,我也很高兴。    江西是深有散文传统的。唐宋八大家有三位是江西人。一是欧阳修,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一是王安石,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一是曾巩,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今江西散文人才辈出,是有传统的,这个传统至少可追溯到上面三位前贤而令我们景仰与思慕。    开会前,江子让我谈谈每一个人的作品,这样就分散了阅读经历,只能简单地汇报一些点评式的读后感。    1.夏磊:《一枕清霜》    夏磊的散文疏朗、恬适。夏磊注重语言雕饰与古典诗词意境, 这种追求即使在标题上也显示出来,比如《秋以为期》《桥边红药》《一堰青城》,而有些题目本身便脱胎于古人,比如《沧浪浮生》《停车爱晚》《对酒当歌》《疑是玉人来》等等。夏磊对故乡以及行走过的土地充满了温情和眷恋、既亲切又自然,他的《天街小雨》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这或者与他的写作态度有关:“有时候,合上书本,看看窗外贫瘠的土地或如织的雨帘,心里就不禁涌起些许凄凉,就会想起许多远去的日子,以及这些日子里的人和事”, “于是我就想,应该把这记录下来,这些感动无疑是对心灵的滋补,是对灵魂的升华,是生活的一个恩赐,是一份永不贬值的财富。”    散文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体,写散文便是体验与享受这种过程,把这个过程记述出来便是好散文。    2.范晓波:《带你去故乡》    范晓波语言新锐。以本书中的文章题目为例,比如:“浅昏迷、小幸福、去一九九一、月光汹涌、雁翅打开新年的天”,等等。尤其是“月光汹涌”很有冲击力。语言是应该有冲击力的。语言的实质是作者对世界的发现。陈旧的语言是陈旧的发现,新锐的语言当然是新发现。    虽然语言新锐,但范晓波对散文的创作,却是保持传统立场。他说:“我想把虚构的乐趣留给自己的小说,关于散文,我享受的正是局限中迸发魅力的快感。散文总的来说还是人生的艺术而非排列汉字的艺术。”    范晓波之所以拥有这样的自信,我认为是他发现了生活本身的魅力。以他的《白沙洲》为例。这篇散文记述一种银鱼,长只有7到10厘米,是质量最好的银鱼,因此价格也最贵。这种银鱼俗称白小,杜甫曾经有诗吟咏:“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群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 范晓波写道:“产卵时节,怀孕的银鱼纷纷游往附近沙石的浅滩,利用锋利的沙石把肚子磨破,派出受精卵。”为了下一代,采取剖腹产的形式,把鱼卵排出去,这是何等惨烈,其背后的支撑,当然是牺牲自我的精神。    生活往往是平庸与琐碎的,但是生活不乏光明与丰润,作家应该发现这种光明与这种丰润,从而与读者分享并感动。有了这样的发现,写作自然信心十足。   3.陈蔚文:《见字如晤》    陈蔚文的散文充满生活气息――有一种诱人的都市气息。她的散文朴素、恬淡,浸淫一种自得的乐趣。散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饮食与服饰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关于饮食的作品极多,体现了中国是一个“吃”的大国。但是描写服饰的散文极少,好作品更少。陈蔚文的《雨衣》是我所见到的一篇,既有生活感,又很智慧,非常难得,建议大家找来一读。    4.江子:《赣江以西》    用江子自己的话,他是前诗人写散文。因此他的散文有盎然的诗意,涌动着一种温润的灵动。即便是一些红色题材,也透出诗的温暖与氤氲,比如《铡刀下的兰》,写刘胡兰;《怀念一张脸》,写解放军的一个班长;《玉一样的山,玉一样的人》,写方志敏。读江子的散文时常可以听到一种银器的微响,像月光一样清冷的骚动。总的感觉是,故乡是江子的支点,诗歌是他散文背后的魅影。    5.李晓君:《江南未雪》    李晓君的散文笔法细密,节奏舒缓,有一种自恋的定力和清寂的风格。《江南未雪》的副题是“1990年代一个南方乡镇的日常生活”,描写故乡的人与事,因为是自己的青春经历,故而充满怀念的思绪。李晓君认为,“文学不等于生活本身”,在这本纪实的作品里面“不乏作者大胆的虚构和臆想。”他这本散文集,给我的感觉是,以散文的名义撰写小说,或者说是,以小说的手法撰写散文。    6.王晓莉:《笨拙的土豆》    王晓莉描写城市生活,讲述城市背后的张力,挖掘令她感动的幽隐。比如《秘密站台》。王晓莉的城市是多元化的,有亲人、有路人、有植物、有会议桌、有食堂、有米中的虫子。都市有什么,王晓莉笔下就有什么。总之,与江子等人不同,王晓莉的故乡是南昌,用女性的视角解读城市。王晓莉认为写文章如同造房子,要注意结构,最后是画龙点睛。她的散文简洁而有节制,犀利而不失灵动,对她的确要青眼相加。作者要懂得删减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