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锦衣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的锦衣卫.doc

最后的锦衣卫   1.两个小孩儿吹牛打架   清朝康熙五年的某一天,即墨城里周、黄、蓝、杨等几姓望族共立的一所私塾内。两个小孩儿在比赛吹牛。小孩儿一个姓黄一个姓蓝,都十几岁左右年纪,正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所顾忌时候。   蓝家的小朋友蓝启新说:你小子狂什么,你知道我大伯父是谁吗?我若把我大伯父的官职说出来,能吓得你这孙子尿不出尿!   黄家的小朋友黄贞明显然稍微老成些,把嘴一撇,慢条斯理地说:快别说你大伯父了,你大伯父那个小鸡巴官儿,我们黄家还真不尿!知道当今康熙皇帝吧,知道康熙皇帝的太爷爷叫什么吧。不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啊!康熙的太爷爷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当年是大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的一个三等马弁。而李成梁,是我太爷爷从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大头兵中间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   蓝启新的大伯父叫蓝润,当时官拜江南布政使。黄贞明的太爷爷叫黄嘉善,曾经是大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黄家因黄嘉善被褒封“四世一品”。康熙皇帝的太爷爷都给他的太爷爷手下当马弁,言外之意,康熙皇帝都不算个啥啊!黄贞明这个小屁孩儿,四书五经念得不怎么样,吹牛的本事倒真是才高八斗,冠绝古今。   蓝启新因为无法在吹牛上代表即墨蓝家胜过黄家,只好靠武力找平衡。可没想到“蓝家代表队”不但没在吹牛项目中夺冠,“无规则散打”项目中,蓝启新同样略逊一筹,鼻青脸肿地屈居了亚军。   按说两个小孩儿吹牛打架,不过是自己皮痒,至多在学堂挨挨先生的板子,不会波及各自家族的。 何况蓝黄两家是数代姻亲。蓝启新和黄贞明,论起来是表兄表弟。   但不行,蓝家不是一般人家,山东即墨蓝家,那是相当的能摆谱儿。即墨望族所谓“黄嗤蓝架子”,就是说蓝家的人爱摆谱,黄家的人耍清高。   蓝家是即墨士林之中出仕当官儿最早的望族,什么时候受过如此奇耻大辱?所以蓝启新回家把和黄贞明吹牛打架的结果一告诉他爹蓝溥,蓝溥顿时勃然大怒。   不给你黄家点颜色看看,你黄家是不是不知道即墨城现在连蓝蓝的天空都姓蓝?   于是,蓝溥当即亲自捉笔写了一纸诉状,把黄贞明大逆不道的吹牛全写进去,并稍带将黄贞明的老爹黄培也株连进去。养不教,父之过。何况,前几天蓝溥恰好看过黄培刻印了一本《含章馆诗集》。黄培的诗集里面,有多处怀念前明诋毁当今朝廷之语。那些话让大清朝尊贵的高官家属蓝溥很不舒服。   自此,由两个小孩儿吹牛打架而引发的清代中国北方最大“文字狱”,正式拉开序幕……   2. 两个大人告状找碴   对于蓝家蓝溥的控告,黄贞明的老爹黄培理都没有理。心里甚至对蓝家动不动就摆谱儿更加鄙视:小孩子间斗嘴,也值得如此煞有其事?说到诉讼刑侦、株连办案,我黄培过的桥比你蓝溥走的路都多。悔以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那些事儿,我他妈的现在想起来就腻味……   黄贞明的老爹黄培,那可不是一般人物。黄培十六岁就入补大明锦衣卫,位列朝班成了大明帝国皇帝身边的亲信。崇祯初年,更是做到锦衣卫指挥、都指挥同知。执掌厂卫近二十年,黄培什么场面没有经过?   即墨县令樊仕福接了蓝溥状纸,掂量又掂量,感到左右为难。一个是炙手可热的当代权贵,一个是树大根深的前朝遗老。一方是蓝家的“架子”,一方是黄家的“清高”,一个七品县令,哪个也惹不起啊!   并且,黄家的“清高”还真不是“假清高”。大清立国之后,即墨第一任县令突然暴亡,不但无人查问无人收尸,甚至连县令的籍贯都无从知晓。最后,还是清高的黄家人在满城士绅人心惶惶中从容出面,把他葬到城东乱坟岗。黄家似乎早就断定,大清朝不会在乎一个莫名消失的即墨县令。   思忖咱三,樊县令决定,还是谁也不得罪。于是就派人告诉蓝家的蓝溥说:下官生病了,不能审案,十分抱歉。   蓝溥就很生气。状纸都写好了,《含章馆诗集》里面的忤逆诗词也整理了,即墨县令居然不受理,这让即墨蓝家的面子往哪搁?   但生气也只能是生气。作为地方士绅,即墨蓝家就是再有权势,也不能去县衙威逼县太爷带病审案啊!   就在此时,一个机会来了。莱州知府张应端巡视下属州县来到即墨。蓝溥作为江南布政使蓝润的胞弟、地方士绅硕望,自然受到张知府拜见,于是蓝溥又向张知府递了状告黄培图谋不轨大逆不道的状子。   即墨黄家、蓝家世代姻亲,何至于闹到这种地步。张应端久历宦海老于世故,哪肯趟这潭浑水,就对蓝溥委婉劝解:姻亲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和为贵。劝解不成,再百般推诿:朝廷百废待兴,地方事务繁杂,本府实在是没有精力来审理贵县文人墨客的这些含沙射影……   这怎么是含沙射影,至少也是指着大明朝的桑树,骂我们大清帝国的槐树啊!蓝溥不肯罢休,继续纠缠。   就在张应端推诿不掉难以脱身时候,一个叫金桓的即墨人也掺乎进来,和蓝溥一起状告黄培。这下,张应端知府想不过问也不行了。   这个叫金桓的人,是即墨县学的一名落魄秀才。因为欠了黄家的地租想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