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学设计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课堂教学设计
德清县综合高级中学 姜 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中氮氧化物——NO、NO2的来源;
2.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区别;
3.掌握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
4.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描述、概括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公民意识;
2.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实验探究的学科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
难点:氮氧化物的相互转化的运用
三、实验安排
NO转化为NO2、NO2转化为HNO3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引入】
两张2013年末全国多地的雾霾图片资料。
配以两段调侃文字:“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对大气环境的关注。)
【过渡】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有关,那么污染大气环境的物质有哪些呢?
【科普资料】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六项。
【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图表,找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项目——NO2 。
【引导思考】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背景资料】
魔鬼谷的故事:魔鬼谷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端,若羌县与青海省交界处的昆仑山区,两山夹峙,雨量充足,气候湿润,那棱格勒河穿越其中,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牧草繁茂,好似一条绿色的地毯。那棱格勒魔鬼谷是雷暴频繁发生的地方。夏季雷暴日多达50多天,是昆仑山中其他地区的6倍。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魔鬼谷中的牧草要比其它地方繁茂,这与魔鬼谷中的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请用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学生活动】
讲出魔鬼谷中奇特现象的化学原因,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问题情境】
我们不能也不敢到魔鬼谷中亲身体验,能不能通过现有的实验条件加以验证呢?
【实验探究】
1.事先准备一个废弃的挂点滴用的软塑料袋,用排水法收集满一小袋NO气体,请学生观察袋内气体的颜色;
2.用注射器针筒向袋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3.再用另一支针筒向袋内注入一定量蒸馏水,振荡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4.用注射器抽取一定袋内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5.再向塑料袋内注入空气,再次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教师边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明白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书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列表比较】
NO NO2 物理性质 色、态 气味 水溶性 收集方法 毒性 化学性质 相互转化 【问题解决】
魔鬼谷的雨水中的硝酸渗入土壤后与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问题延伸】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最终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那么我们是否欢迎空气中有更多的氮氧化物存在?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97内容,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说出氮氧化物的危害。
【老师归纳】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危害:
1.形成硝酸型酸雨。
2.产生光化学烟雾。
3.破坏大气臭氧层。
【交流讨论】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是否来自自然界中的闪电?其来源主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防治?
【教师归纳】
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1.氮肥的生产;
2.硝酸工业的尾气;
3.金属矿石的冶炼;
4.汽车尾气的排放。
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防治:
1.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2.对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3.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
【知识拓展】
处理汽车尾气的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处理原理
CO + NO == N2 + CO2
【课堂小结】
氮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益处,但同时也给社会带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课后作业】
《化学作业本》P74~76
五.教学反思
1.设计了实验探究的环节,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理解。
2.并实验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日常生活中废弃物,既做到现象明显,又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3.限于教材要求,对知识的深挖程度有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经济学课件.pptx VIP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理细则(广东).pdf VIP
- 柯美C450数码复印机故障代码及维修模式.pdf VIP
- 新目标(第二版)视听说B3U3 测试试卷答案.pdf VIP
- 高中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第二课时《生涯变局——“我”的生涯故事》 教学设计.docx VIP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教案合集.pdf VIP
- 高中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第二课时《生涯变局——“我”的生涯故事》 课件.pptx VIP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docx VIP
- 2025年临床检验科常规检验操作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北京景山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复习8:应用题专练2.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