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案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0、螳螂捕蝉 自读提示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会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力争把故事说清,讲生动。 精读训练: 认真阅读课文9至11自然段,完成练习。 1.蝉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黄雀眼前的利益是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___________,不顾___________。 2.这段话可以为一个成语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 3.读这段话我从中明白的道理是—————————————————。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告诫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我们应当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 自学提示二 分角色朗读课文2—12自然段,认真听 1、划一划:在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中你认为哪一句最精彩,把它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2、想一想: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出了什么? 提示:可在书上作批注,写一写你的感悟。 自读提示三 快速阅读课文2—12自然段,用——划出少年的语言,用~~~划出少年的动作,想一想少年的言行妙在何处?并对他作出简要评价。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因为吴王明白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却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 读一读,想一想 用心读体会加点字的不同意思 1.吴王固执的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表演课本剧。 ?③复述课文 建议: 要表现课文内容,你们可采用这些方式 * * *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