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单元 近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 刘秀珍252100
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单元综述: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进一步变革。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使得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推动下,维新派于1898年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虽然没有成功,但思想解放的脚步却并未因此而停止 。
3、中华民国的有名无实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反思,他们逐渐意识到,用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吹响了向封建传统进攻的号角,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向西方学习也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如同潮水般涌入中国的各种西方思想中,马克思主义凭借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脱颖而出,指引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法指导: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明显特征:
1、从发展的阶段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1年中共产党成立前夕,主要呈现出向西方学习的特征。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只要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路线和方针。
2、思想的发展具有继承性。近现代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变化。而早期维新派又是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就是质的飞跃。
3、思想的发展具有层次性,各阶级思想的具体实践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重难突破:
全面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2)“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眼中消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
(3)19世纪末,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因而不能简单地对他予以否定。
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不同之处
(1)内容: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后后期。前期主要内容是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
(2)性质:前期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文化,带有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后期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文化。
(3)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启动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使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异同
(1)同:都是本国一次空前深刻的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启
发人们去追求真理,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2)异:A.法国启蒙运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国新文化运动只是借西方之矛戳中国封建之盾,未来得及消化,所以对中西文明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B.前期新文化闯将不像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那样号召人们用革命手段改造现实社会,与当时政治斗争、群众运动相脱离,这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艰难,而对相互勾结在一起的中外反动势力,民族资产阶级显得有点胆怯。C.新文化运动召唤出五四运动,启蒙运动召唤出法国大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4-6部:Ⅲ型智能采集终端底层通信协议6.doc
- 第21届上海华会现场管理方案.doc
- 第22章 老年性肾损伤 2014-11-26.doc
- 第20课 关注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doc
- 第26章 二次数 知识点总结.doc
- 第28讲 生活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基础训练+提升训练+挑战训练,含精细解析及解题方法).doc
- 第2课时 乘除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doc
- 第2课时:长方、正方体的表面积 峄城 马洪娟.doc
- 第3章-水、电质代谢紊乱.doc
- 第3章食物中毒预防和处理原则.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