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晚稻病虫害将偏重发生等.doc
中晚稻病虫害将偏重发生等
中晚稻病虫害将偏重发生
在下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上,来自水稻主产区19个省(区、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对下半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
与会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0.7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在淮河以南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二化螟在长江中游、西南中北部稻区偏重发生;稻瘟病在西南、东北以及江南和华南部分稻区有偏重流行的风险;纹枯病在大部稻区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等稻区有回升趋势。
(摘自《农民日报》)
今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意见出台
近日,农业部下发了《2013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了生猪良种补贴的相关标准:补贴范围和数量为能繁母猪1640万头;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场;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补贴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家批准的引进品种,以及培育品种和地方品种;补贴程序为由各项目县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项目县选择标准为新增项目县选择能繁母猪存栏在2万头以上、生猪人工授精覆盖率在50%以上。
(摘自农博网)
科学家研制出抗旱“植物生长调节剂”
通过巧妙地模仿植物自身的“抗旱激素”工作原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抗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可以帮助植物锁住叶面水分、减少蒸发。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研究员介绍,植物的生根、发芽、分枝、成熟、落叶等生长过程,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脱落酸”是最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也被称为“抗旱激素”。
解析“脱落酸”的工作原理是朱健康多年来从事植物抗逆生理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2009年,他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合作,成功解析了“脱落酸”受体蛋白的结构。借助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脱落酸”受体蛋白,通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等方法,从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中,成功筛选得到“脱落酸”受体的激动剂AM1。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养殖户看好笋壳鱼市场前景
尽管今年以来笋壳鱼的市场价格有所下滑。然而,珠三角地区养殖户依然看好这个品种,部分养殖户扩大养殖面积,预计在明年迎来好收成。
据悉,珠三角地区是笋壳鱼养殖的主要区域,品种有泰国笋壳鱼、澳洲笋壳鱼、杂交笋壳鱼等。该鱼类作为高档水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今年春节过后,笋壳鱼价格有所下滑。目前,泰国笋壳鱼、澳洲笋壳鱼、杂交笋壳鱼的塘头批发价约为80元/千克、40元/千克、34元/千克。
尽管价格暂时下滑,利润走低,但是中山市坦洲、三角、东凤等镇区等地养殖户仍看好这个品种,养殖热情不减。根据业内反馈信息看,这两年广东省的笋壳鱼养殖形势和价位都不错,2013年投苗的人预计会更多。广东笋壳鱼养殖面积2万~3万亩,年投苗量为5000万~1亿尾。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黑龙江省两个牧草新品种通过审定
农业部日前发布公告,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全国申请审定登记的牧草品种进行了审定,黑龙江省“牡丹江秣食豆”和“松嫩秣食豆”两个新品种通过审定。据了解,今年全国仅有9个新品种通过审定。
松嫩秣食豆由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申报,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其适宜在东北、内蒙古东部等类似地区种植。由东北农业大学崔国文教授及其团队申报的牧草新品种牡丹江秣食豆得到了委员会的广泛好评。据介绍,牡丹江秣食豆是以1994年在牡丹江市穆棱县采集到的野生秣食豆种子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过连续10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牧草新品种。其种植管理方式上与大豆极为相似,和青贮玉米混播混收,可提高青贮饲草品质和产量,从而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畜牧产品竞争力。在东北小麦主产区,在7月中下旬小麦收获完成后至9月中旬,复种一茬生长快的秣食豆,不但有利于地力恢复,还可收获优质饲草,缓解草畜矛盾,提高养殖效益。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杜仲功能饲料研究获新突破
近日,中国林科院在杜仲功能饲料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针对我国畜禽饲料中抗生素和激素等添加剂滥用等问题,利用杜仲叶等药用植物剩余作物为原材料,生产出一种新型功能饲料,通过喂养畜禽,能够明显改善畜禽肉质、禽蛋质量和口感,有效增加畜禽肉中的胶原蛋白含量,提高瘦肉率,使生肉结实有弹性,熟肉软而嫩,其中鸡蛋胆固醇降低11.60%~20.69%,鸡皮中羟脯氨酸含量提高50.29%。更重要的是,饲喂该功能饲料后,显著提高了畜禽免疫力,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