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用生命之火燃起红烛的事业.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用生命之火燃起红烛的事业

承祖业,谱教育新篇 ——记沧县沧县职教中心校长助理叶强老师 沧州市农业新技术协会 李 东 2007年读了11月30日沧州晚报,讲述了叶强老师一家九代从教及他个人的事迹,深受感动,很想找机会能与叶老师长叙,但总未能如愿。2009年9月11日,沧州市农业新技术协会会员大会上,又倾听了作为名誉会长的叶老师的精彩发言,更为其博学所折服。会后,找到叶老师并诚约能与其长叙,叶老师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其后,多次与叶老师进行了长谈,不仅佩服他的灰谐、坦诚和博学,更为他的人品和从教以来的经历所打动,心血实在难以平静,经取得叶老师同意,将其生活的一些轶事和事迹记录下来,与大家共飨。 叶强老师,中共党员,1972年10月5日出生,1995年7月毕业于河北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1995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沧县职教中心工作,任政教处主任,2009年9月调到沧县风化店中学,兼任河北省职教学会理事、沧州市农业新技术协会名誉会长。2011年又调回沧县职教中心,担任校长助理。曾先后获河北省德育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指导教师、河北省教学能手、沧州市模范班主任,沧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沧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沧县人民政府“嘉奖”。 出身教育世家 叶老师出生在河北省沧县张官屯乡狼儿口村一个书香世家,从其祖上到其曾祖父、祖父、父亲到他,先后九代共有十几个人从教,其曾太爷叶振田20岁中秀才,当时成立的私塾在全县都非常有名,其曾祖父叶芳林更是聪颖睿智,博学多才,光绪十四年(1988年)年仅16岁,便考中秀才,成为当地一段佳话。其曾祖父叶芳林当时非常有名气,十里八乡一提起“墨斋先生”(叶芳林的号),几乎无人不知,其弟子季连斗生前是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曾任高雄市公安局局长。其祖父叶增甫更是勤奋好学,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年代,再次秉承了先辈的事业,并且有了创新,既教书又当医生,解放后改为行医,他的学生叶祖山、叶祖强现在医学界小有名气,主治儿童病。叶老师祖上一直从事私塾教育,虽说这种教育有些陈腐,但在当时也不失一种弘扬国学,培养儿童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到了叶老师的父亲叶恩云,成为其家族第一个接受新中国教育思想的现代教师,1958年叶老师的父亲中师毕业后,成为其家庭中第一个新中国的教师。但好景不长,由于家庭成分不好,1961年他的父亲便被迫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岗位,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到1979年才得以落实政策。即使在下放的十多年里,他的父亲也未放弃过对教育的热爱,总是利用劳动之余或农闲季节教村民和孩子们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他父亲自己也从不放弃学习,用他学到农业知识种植的南瓜当时在全公社最有名的。叶老师先辈们正是用平凡诠释对教育的热爱,用执着倾注对教育的感情,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浓浓的书香氛围,从小对叶老师有了深刻的影响,也使他从小就有了对教育的独特情结。正是因为如此,高中毕业后,毅然报考了师范学院,1995年大学毕业后,叶老师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坚定信念走上他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开始了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运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 1995年,叶老师走上工作岗位,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学校的中层干部,献身教育的理想深深根植在这块热土上,十几年的时间他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在学生管理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叶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慈母般的心,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他自己也成为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 1998年,叶老师在沧县职教中心担任林果39班班主任时,他班有一个姓李的学生,在从教师宿舍出来的时候,顺手将老师的台灯拿走了,尽管这个学生事后已认识到错误,但又怕被老师知道,就把台灯给拆后扔了。叶老师得知后寝食不安,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学生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没有真正入耳入心,没有内化为学生们的自觉要求和行动。他马上将这个学生叫来,这个学生见到叶老师后非常不安,低着头准备挨批评。但叶老师没有斥责也没有严厉的批评,而是从自己口袋里拿出50元钱递到他手里,只简单的说:“马上去给老师买一个新台灯,并主动向老师去承认错误,以后需要什么可以对我讲,千万不能再干糊涂事了。”没有暴怒,没有斥责,学生拿着钱,当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老师的真诚唤醒了学生的良知。以后这个学生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并且有一次拾到200元钱,主动的交到了政教处。对待学生犯的错误,叶老师平常总以“假如我是一个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jXsULZj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