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docVIP

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doc

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研   摘要 对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的大型真菌物种进行调查,采集到154种大型真菌,隶属于37科、55属,其中有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优势科和桔色蜡钉菌、粗鳞丝盖伞、白囊耙齿菌、疏褶微皮伞、红蜡蘑5个优势种。对研究区域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大型真菌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昆明筇竹寺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37-03   大型真菌(macrofungi)是菌物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生长在地表基质、枯枝落叶、腐木、树干上或地下,其子实体的大小足以用肉眼辨识和徒手采摘,广义上泛指蘑菇或蕈菌(mushroom)。大型真菌大多数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大型真菌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主要营寄生、腐生或共生生活,并以各种方式与其寄主、基质、竞争者和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在形态、繁殖、生活史、传播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能将土壤或植物凋落物中的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各种无机物,以供再度利用[1]。   我国地域辽阔,真菌的生态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估计,我国的真菌有20万~25万种,但目前已描述的仅约1 万种,已描述的大型真菌有3 800~4 000种[2]。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木质林副产品,其种类多,数量大,包括了许多有益的食用菌、药用菌和外生菌根菌,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目前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菌物。真菌多样性是森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在森林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真菌多样性的丧失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和稳定[3]。   1 材料与方法   1.1 昆明筇竹寺地区概况   筇竹寺地区位于昆明市西北郊,是昆明盆地周围的低山区,海拔2 000~2 320 m,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降水量1 035.3 mm,降雨分配不均匀,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5%,山体起伏较大,坡面以西北坡为主,坡度为20°~40°,土壤为砂页岩上发育的森林棕壤,随海拔及坡向坡度的变化,土层厚薄和土壤肥力有较大差异,随海拔增加,腐殖质层由厚变薄,土壤肥力由高至低[4]。筇竹寺是昆明近郊有名的游览地,离市区距离较近,且交通发达,城市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对寺庙周围的部分元江栲原始群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加上游客和附近居民长期的人为干扰,使大多数原生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5]。   1.2 研究标本   在6—9月夏秋多雨时,大型真菌萌发子实体期间采集标本。采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子实体各部分的完整,一般用小铲挖掘,以免损伤菌体给鉴定带来困难;如有些物种的菌柄在土壤中埋的很深,需用刀或掘根器挖出,木生真菌采集时应尽可能将基物的一小部分和标本一起采下,部分物种采集时应保护容易脱落的菌环、菌托和鳞片等附属物。   记录标本的形态特征,如菌盖的形态、质地、表面附属物、是否有菌幕残片等;菌肉的颜色、质地、损伤后是否有乳汁及气味等;菌环破裂后的痕迹、单层或双层等;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等;孢子印的颜色是分类的重要依据,用有反差的纸,将成熟的子实体的菌柄切去,菌褶朝下置于纸上,盖上杯或碗,静置数小时,即可形成孢子印。做好记录后将子实体放入烘干机中烘干(不同种大型真菌烘干时间不同),烘干后的标本放入密封袋密封保存,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微观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在仅由元江栲占优势的森林群落中不同坡向设置样地,避免混淆其他菌根菌寄主植物的影响。按照面积比法确定样地的数目,选择元江栲群落分布面积的5%作为样地总面积[6],确定不同龄级元江栲林下样地的数量,筇竹寺元江栲林有2个龄级,样地面积为2 400 m2(400 m×6 m)。记录样地的海拔高度、经纬度等基本信息,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样地内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等信息,样地内元江栲的高度用测高仪测量、树龄用生长锥测量,郁闭度用对角线法布点测量,用胸径尺测量植株胸径[7]。   依据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及生活习性等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对子实体徒手切片进行镜检,可以根据不同物种菌丝、孢子、担子、囊状体的大小、形态、表面特征以及在梅氏剂中的显色反应等特征判定真菌所处的分类地位[8]。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区大型真菌物种   调查结果表明(表1),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共有大型真菌37科55属154种。其中,含5个种以上的科有:红菇科35种,占总数的22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