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精品附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经济专题精品附答案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1.(2011·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二质检)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 B.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 D.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的大量稻谷的遗存 【解析】B 理解材料中“满天星斗”的关键词。A、C项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农业起源,D项不能反映材料中“满天星斗”的特点。B项多处遗址发现人工栽培水稻,说明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 2.(2011·北京海淀高三期中练习)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 ) 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解析】A 诗句出自北宋李处权的《土贵要予赋水轮》“吴侬踏车茧盈足,用力多而见功少。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绿云看即变黄云,一岁丰穰百家饱。今年小荒人菜色,斗易衾稠逮昏晓。古来善政抑兼并,贫富相通俗淳好。闭粜待价良忍哉,客主遑遑不相保。令尹贤於郑子产,视民恐伤心皎皎。朝来戒谕甚丁宁,令下翕然风偃草。我今亦有在陈厄,回首田园迹如扫。他年归计一廛氓,抱瓮甘同汉阴老。”题干所选部分描述的是筒车。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 3.(2011·梅州曾宪梓中学高三期中考)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荀子·王制》强调气候的影响;《农书·粪田之宜》强调施肥的作用;《吕氏春秋·上农》强调节气的重要性;《齐民要术》强调耕作技术轮作制的作用;所以应该总结A、C和D项,应该选择精耕细作,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B。 4.(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三)董谓《救荒活民书》“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解析】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贫民下户、中产之家流离饿莩”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遇到土地兼并和水旱灾害农民经失去财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5. (2011·厦门高三三校二联)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解析】A 本题考查明清海禁政策。可用排除法解答,B项均可生产太绝对、C项人民生活富足错误、D项虽然正确但并非主要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基本自给自足,才产生“可谓中国不缺耶”的认识,选择A项。 6.(2011·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期中考)《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材料反映的经济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C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时的小农经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7.(2011·濮阳华龙区高级中学三摸)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