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沧州旱地麦生产推广技术.doc
沧州旱地麦生产推广技术
【摘 要】本文介绍了沧州旱地小麦的生产现状,阐述了其重要性,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似地区的小麦种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麦;旱地麦;现状;生产技术
沧州旱地小麦生产区域小麦生育期间降水140多㎜,缺乏灌溉条件,小麦生长全靠自然降水。产量在200~240㎏/667㎡,高低与生长年度降水多少及降水的适时程度关系密切。但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耕作栽培措施,旱地小麦也能获得较好收成。
1 沧州旱地小麦生产现状
全市小麦播种面积366667~400000hm2之间,2008~2012年五年平均单产333.1㎏。全市旱(薄、盐、碱)地麦近133333hm2,主要分布在黄骅、海兴、盐山、中捷、南大港、沧县等县市。单产200~240kg。主要品种为冀麦32,占90%左右,另外还有石家庄8号、石麦15、沧6002等品种。
2 沧州旱地小麦的重要性
2.1 面积大
全市133333hm2左右的旱(薄、盐、碱)地麦占到小麦播种总面积的33.3%~36.4%,比重很大。
2.2 潜力足
旱地麦单产平均220㎏,而水浇地平均单产在390㎏(2011年)以上,二者相差170㎏,即使比全市2008~2012年五年平均单产333.1㎏也差113.1㎏,增产潜力非常大。要是通过推广综合增产技术使旱地麦平均毎667㎡增20㎏,那么全市小麦产量就可增。
2.3 品质好
旱地小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面筋,水浇地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只有旱地麦的80%~90%。
2.4 销路畅
旱地麦正是由于品质好,所以销路顺畅不愁卖。
3 沧州旱地小麦的制约因素
3.1 地力瘠薄
土壤化验表明(黄骅市2011年):高水肥地块有机质含量(g/㎏)在1.14~1.2,全氮含量(g/㎏)在0.65~0.71,速效磷含量(㎎/㎏)在15~18,速效钾含量(㎎/㎏)在120~140,而旱薄地有机质含量(g/㎏)在0.6~1.06,全氮含量(g/㎏)在0.44~0.64,速效磷含量(㎎/㎏)在8.0~12.0,速效钾含量(㎎/㎏)在80~110,相差很大。
3.2 管理粗放
旱地小麦是广种薄收的生产模式,播种后人们就靠天吃饭,收与不收看老天恩赐与否,管理粗放。
3.3 干旱少雨
小麦全生育期总需水量每667㎡在260~400m3,相当于400~600㎜的降水。而沧州十年九旱,旱地小麦生产区域小麦生育期间降水140㎜有余,也就是每667㎡93.3m3多。
3.4 品种少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主要是冀麦32,占到90%,另外还有少部分中低水肥的品种如石家庄8号、石麦15、沧6002。
4 主要措施
4.1 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蓄水保墒
旱地麦田无灌溉条件,小麦生育期间所需水分主要来自于自然降雨及土壤水分,常年小麦生育期间自然降雨为140㎜多,6~9月份自然降雨可达400㎜多,旱地麦田土壤水分的补充主要靠6~9月份的降雨,因此采用有效的耕作栽培措施,防止春季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是蓄水保墒的关键。
措施:一是深耕深松,提高土壤保蓄水能力。二是地块起垄集雨蓄水,雨期在夏播作物拔节期深中耕松土,争取多蓄雨水。三是秋收后随收、随耕耙、随播种、随镇压。封冻前、返青前重点做好镇压保墒工作。
4.2 培肥地力,提高水分利用率
土壤有机质充足的土壤,团粒结构好,蓄水保肥能力强,抗旱增产。据研究,肥力高的土壤,每生产0.5㎏小麦,只需0.7~1㎜雨水,而肥力差的土壤,则需2~3㎜甚至更多的雨水。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秋施肥、化肥深施等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等培肥地力技术,使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增产增收的目的。
措施:一是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我市地块有机质含量较低,常年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结构不良,蓄水保墒能力不足,靠单一施用化学肥料使作物增产困难。据黄骅调查秸杆还田连续三年有机质增加0.1%,降低容重0.06g/cm3,孔隙度增加2.7%,土壤含水量提高4%,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所提高,耕层盐分有所降低,小麦亩均增产8.5%。二是提倡肥料以底施深施为主,返青至拔节期据墒情灵活追施氮肥的原则,以适应我区春旱的气候特点,据沧州农科院研究所研究,亩施碳铵22.5㎏~30㎏,普钙50㎏,深施17㎝比10㎝的增产29%~41%。三是与豆类、油料作物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教授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分生产率成正相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率进而提高小麦单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