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疟疾防制知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疟 疾 抚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治科 邓小强 流行特征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一般北纬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 地区分布:热带,亚热带多见,温带次之。 我国以间日疟流行为主,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主要见于南方。 季节分布:夏秋季较多。 目前全国流行区 高传播地区:云南边境、海南中南山区 疫情不稳定地区:安徽、湖北、河南、江苏 疫情基本控制地区:其他地区 我省历史流行趋势 我市近年流行趋势 2010-2014年疟疾病例共13例,死亡2例(2011、2013)。 我市近年疟疾分类 我市近年疟疾时间分布 我市近年疟疾季节分布 我市近年疟疾人群分布 我市近年疟疾地区分布 输入性疟疾 定义: 根据《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非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在外地感染,返回本地后发病的病例为输入性疟疾病例。 判定依据: 1.境外输入病例:在近1个月内有在国外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史或既往病史。 2.境内输入病例 当前输入性疟疾特点 在我国分布广泛,输入性病例多于当地感染病例; 非洲和东南亚是主要输入疫源地; 病例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出国务工人员; 病例中以感染恶性疟为主; 重症和死亡病例多为恶性疟疾。 疟疾消除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 2010年我国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2015年所有三类县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三类县: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 抚顺市属于三类县 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疟疾消除 抚顺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15年) 2013年 清原县 2014年 新宾县、抚顺县 2015年 顺城区、新抚区、东洲区、望花区 什么是疟疾? 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 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 疟疾的病原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 间日疟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发育和繁殖,必须通过脊椎动物与昆虫媒介两个宿主,人体疟原虫的宿主是人(无性生殖)和按蚊(有性生殖)。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外期 复发与再燃 再燃:经过一定治疗,发作停止,体内尚存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无新感染且条件适宜时,残存疟原虫大量增殖,引起疟疾发作。4种疟原虫均可以出现再燃。 复发:适当治疗后,症状消失、外周血检不出疟原虫,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复苏,进行裂体增殖,引起再次出现疟疾发作。见于间日疟、卵形疟。 红细胞内期 红细胞内期 完成一代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需要的时间: 间日疟原虫约需48小时 恶性疟原虫约需36~48小时 三日疟原虫约需72小时 卵形疟原虫约需48小时 蚊体内发育期 蚊体内发育期 在最适条件下: 24~26℃,相对湿度75%~80%。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成熟所需时间: 间日疟原虫约为9~10天 恶性疟原虫约为10~12天 三日疟原虫约为25~28天 卵形疟原虫约为16天 疟原虫完整生活史 潜伏期 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临床表现 疟疾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冷、高热和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 发作期:典型的包括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的阶段。 发作的基本动因是血液中的疟原虫达到一定数量,即发热阈值。 间日疟原虫10~500个/μl血; 恶性疟500~1300个/μl血。 发病机理 疟疾发作是疟原虫成熟裂殖体崩解红细胞,释放出代谢产物及其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热源质,共同作用于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疟原虫代谢产物中能引起发热的成分也称疟疾毒素。 发热对机体和疟原虫都有影响。过高的发热对机体极为不利,是重症恶性疟的并发症之一。但一般的发热是机体防御功能的表现,利于各种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 临床表现 发冷:四肢和背部发冷,畏寒感,继之寒战,面色苍白,唇指发绀,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常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 发热:体温迅速上升至40℃或更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