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疟疾基本知识培训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疟疾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一、疟疾的定义 二、疟疾疫情的数据统计 三、疟疾的流行病学过程 四、疟疾的临床表现 五、疟疾的实验室检查 六、疟疾的防治 七、疟疾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 传播的传染病,是一种古老而又严重的疾 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 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 。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 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 不一。 数据统计 2008年全国报告疟疾26 478例,除青海省 外各省均有病例报告。 2009年1月1日累计报告19例恶性疟病例。 分布2个县,以农民(18例)为主,均为 安哥拉打工返乡人员,其中1例由于治疗 不及时死亡。 2010年1月,江苏省检验检疫局从64名赴 尼日利亚务工归国人员中发现疟疾病例30 例。 疟疾的流行病学过程 (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 疾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 是按蚊。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 疟疾的预后 疟疾患者病后无严重并发症的一般预后 良好,经治疗后多数会很快痊愈。但也有 再燃和复发。 疟疾的临床症状 疟疾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 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一)典型疟疾 一、间日疟: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分为三期。 1.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 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 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 肉关节酸痛。 2.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 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 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3.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 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 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 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 二、恶性疟:起病急缓不一。多数患 者仅有畏寒感,但无寒颤,发热时体 温渐升。可表现为弛张热。发热时可 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痛,极度衰竭 。重者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偶见有 口唇疱疹、四肢麻木等。 三、三日疟:典型发作与前驱期的症 状均与间日疟相似。但起病较缓。不 过在起病初期有严格的72小时一次的 周期性发作过程。 四、卵形疟:也与间日疟相似,但症 状轻,寒颤不明显,一般发作不超过 6次,易于自愈。 (二)、非典型疟疾:多次感染后有免疫力, 类似感冒,有肩胛痛、关节痛、眼痛等非典 型症状 (三) 凶险型疟疾 1、脑型: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 2~5天后出现,少数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进而嗜睡, 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 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 肾功衰竭 2、肺型: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 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 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3、胃肠型: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腹泻每天 可达数十次,大便可为黏液便、血便等。也有剧 烈腹痛,伴有呕吐。本型多数预后良好。但重症 者,可有休克、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疟疾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 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 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 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1)血液涂片(溥片可厚片)染色查疟原虫。 (2)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可达90%。 疟疾的治疗原则 (一)基础治疗。 (二)病原治疗。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 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 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1.控制发作。 (1)氯喹,是目前控制发作的首选药。 (2)其它新药:磷酸咯啶,磷酸咯萘啶。 2.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 氯喹。对有抗性者应选用甲氯喹、青蒿素或联合 用药。 3.防止复发和传播。 磷酸伯氨喹啉(简称伯喹):本品能杀灭红细胞 外期原虫及配子体,故可防止复发和传播。 疟疾的健康教育 哪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