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超炫战争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革命者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此门 黄埔军校校址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 国民政府建立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和办学方针是什么?它是怎样建立的?有何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背景: 创办: 办学方针: 作用: 1924年 广州黄埔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恽代英 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目的: 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革命者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此门 黄埔军校校址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总理孙中山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教官恽代英 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孙中山逝世和广州政府改组 2.北伐的胜利进军 3.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南京中山陵 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汪精卫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的对象是什么? 北伐的方针是什么? 1926年5月 叶挺独立团等率先开赴前线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北伐军三路进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蒋介石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7.北伐开始 广州 叶挺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1927.4.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1927.4.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 1927.7.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张学良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 南京 武汉 武汉 1928.6. 日本军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五原 想一想,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②国共两党合作,协力反对北洋军阀 ③黄埔军校的建立 ④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⑤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的正确 ⑥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 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汪精卫发动发革命政变与宁汉合流 4、改定新约运动 5、二次北伐与张学良“东北易帜”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之后,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1927年8月,“宁汉合流”。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是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张学良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张学良在国仇家恨压力下宣布易帜;体现了张学良顾全大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民族气节,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团结。 为什么说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分成很多派系,面和心不和,矛盾重重。 黄埔军校的创建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军事人才 北伐的胜利进军 ——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 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 ——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开始 张学良东北易帜 ——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