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论【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折的愈合标准 (一)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 功能测定 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重量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骨折的愈合标准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一、全身因素: 1.年龄 2.健康情况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 1.断面的接触: 2.断端的血供: 3.损伤的程度: 4.感染: 5.骨疾病: 6.固定: 7.运动: 8.药物: 骨折的治疗 治疗原则: 贯彻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四个基本治疗原则,辩证地处理好复位、固定、练功活动、内外用药四大骨折治疗方法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做到骨折复位不增加局部组织损伤,固定骨折而不妨碍肢体活动,进而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齐头并进.达到患者痛苦轻、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不留后遗症的治疗目的。 骨折的治疗 (一)复位 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复 位 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移位的骨折段恢复到原来正常位置,称手法复位。 复 位 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 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复 位 功能复位 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标准是: A:对线: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下肢成角移位若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痴改造塑形期有一定的矫正和适应.但成人不宜超过10°.儿童小宴超过15 °。下肢成角若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矫正和适应,必须完全复位。上肢骨折在不同部位,要求不同,肱骨干骨折一定程度成角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若有成角畸形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B: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 C:长度:儿童下肢骨折允许短缩在2cm以内,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若无骨骺损伤,可在日后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成人则要求缩短移位不超过1cm,否则,可造成跛行。 复 位 复位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 复 位 复位前准备 复位基本手法 整复骨折 复 位 针拨复位: 针拨复位是采用钢针直接穿过皮肤到达移位的骨折部,利用针尖顶拨使骨折复位的一种方法。 复 位 切开复位 : 切开复位是切开骨折部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断端,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 固定 练功活动 药物治疗 骨折畸形愈合、迟缓愈合、不愈合的处理原则 骨折畸形愈合 骨折断端在重叠、旋转、成角状态下连接而引起肢体功能障碍者,称骨折畸形愈合。 骨折的迟缓愈合 骨折经治疗后,己超出该类骨折正常愈合时间的最长期限,骨折局部仍有肿胀、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功能障碍,x线摄片显示骨痂生长稀少,骨折没有连接,但骨折断端无硬化现象.骨髓腔仍通者,称骨折迟缓愈合。 骨折不愈合 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x线摄片显示骨折断端相互分离,间隙较大,骨端硬化或萎缩疏松,骨髓腔封闭者.称骨折不愈合。 谢谢!!! 骨 折 骨折概论      骨折概论 骨折的定义: ___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者中断,称为骨折。 骨折的病因 1 外因 一般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牵拉力和累积性力四种。 2.内因 (1)年龄和健康状况 (2)骨的解剖部位和结构状况 (3)骨骼的病变 骨折的移位 1.成角移位 两骨折段之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成角。 2.侧方移位 两骨折端移向侧方,四肢按骨折远段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脊柱则以上位椎体移位方向来分。 3.缩短移位 两骨折端互相重叠或嵌插,骨的长度因而缩短。 4.分离移位 两骨折端互相分离,骨的长度增加。 5.旋转移位 骨折段围绕骨之纵轴而旋转。 骨折的分类 (一)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 1.闭合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未破裂,骨折断端不与外界相通者。 2.开放骨折 有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 骨折的分类 (二)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分 1.单纯骨折 无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 2.复杂骨折 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 3.不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