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吾斯塘乡小学综合评汇报材料2011.4.6.doc

英吾斯塘乡小学综合评汇报材料2011.4.6.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吾斯塘乡小学综合评汇报材料2011.4.6

英吾斯塘乡小学综合工作督导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教职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基本情况: 英吾斯塘(汉语意思是新水渠)位于县城西北部,315国道从我乡中心穿插而过,全乡下辖7个行政村。我校建于1947年,是全县农区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2009年9月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资源整合方案,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在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向人民政府的积极配合下,为节约和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在乡中学旧址新建一所乡级完全小学,合成一所民汉合校。本学年初全校共有21个班,其中小学班15个(包括“双语”班9个),共有学生370名;“双语”学前班6个,学生267名。校园占地总面积为2129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3656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9.88平方米;绿化面积746.51平方米。学校美术、音乐、体育、劳技、科学、保健等器材按二类学校配备,都达到了自治区配备标准;全校图书室藏书量有16600册,生均44.8册;全校有电脑54台,在全校三年级以上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和多功能教学设施,“双语”班和“双语”幼儿班都配备了电视机和DVD等教学设备,使我乡“双语”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教职工63人(包括9名特岗教师),其中专任教师47人。任职条件达标率为100%,学历合格率100%。 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育党和人民合格有用人才奠定基础。狠抓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学校“两基”工作2004年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2006年又通过了复查验收,从此我们此项工作常抓不懈,使各项指标有了提高,2010-2011学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5%,毕业率为100%,15周岁少年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均达到了自治区的标准。我校自2006年秋季开始,学校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抓好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从学前班进行了“双语”教学。近几年,学校中青年教师通过参加自学考试,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等形式,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爱生如子,富有创新精神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一)普及程度 2010-2011学年初辖区小学适龄儿童少年403人,其中失能1人,已入学401人,入学率为99.8%。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有69人, 15周岁完成初级教育69人,完成率为100%。 2010-2011学年初辖区初中适龄少年214人,其中失能1人,已入学209人,入学率为98.12%。17周岁人口为95人, 17周岁完成初级中等教育92人,完成率为96.84%。 2010-2011学年初辖区幼儿适龄儿童298人,已入小学或幼儿园人数285人,入园率为95.63%。 2010-2011学年初辖区高中适龄少年297人,已入学不足龄人数为24人,适龄入学人数为104人,毛入学率为43.09%。纯入学率35.01%。 (二)强化领导,提高认识,明确思路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决定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始终坚持把“两基”攻坚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各部门领导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教育工作思路,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最大的决心和最有力的措施,精心部署,扎实工作,有力地推进了“两基”攻坚进程。 (三)强化措施,把握重点,攻克难点 “普及程度”是“普九”工作的核心,是一项硬指标。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居住分散,学校教学点多、线长、面广,教学配备情况跟不上,针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县教育局立足实际,于2009年8月进行民汉合校,重点扶持了农牧区的“两基”建设,在巩固提高“普九”方面主要突出了“三抓”: 一是抓户籍普查。在县、乡人民政府“两基”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建立起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各村、学校有关人员参与,公安部门全力支持、计生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对学生户籍进行了“拉网式”普查,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二是抓入学率。以“普九”工作的重点问题为切入点,在采用学籍普查法、跟踪调查法、巡回检查法、入校调查法、年度报表审查法狠抓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的同时,严格按照入学程序,健全了相关档案资料,使所有新生均具备了入学通知书、学生花名册等。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有效地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