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洪泽湖水利科学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洪泽湖水利科学管理

浅谈行政部门对洪泽湖的科学管理 韦 勇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 洪泽2231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洪泽湖水域行政隶属、水利管理的演变历史,分析了当前洪泽湖水利管理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实现“维护湖泊健康生命”这一管理目标的对策。 关键词:湖泊管理;科学发展;水资源;洪泽湖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当前,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探索各自领域的科学发展规律。江苏水利系统结合实际提出了水利现代化的新内涵,即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洪泽湖是苏北地区的“肾脏”,其富有成效的水利管理工作刚刚起步,探索洪泽湖水利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洪泽湖概况 1.1 洪泽湖地区,隋、唐之前是淮河下游的一个广袤的冲积(淤积)平原,地势低下,水系发达,小型湖荡洼地众多;古淮河穿流其中,独流入海,淮河两岸曾经是“鱼米之乡”。南宋建炎十二年(公元1128年)起,黄河南泛侵淮、夺淮,历时700余年之久,把大量泥沙淤垫于淮河入海故道,同时明清两代政府“蓄清刷黄济运”不断加高培厚高家堰(今称洪泽湖大堤),致使原洪泽湖洼地东部、西部抬高,形成了今天烟波浩淼的洪泽湖。 1.2 洪泽湖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结合处苏北平原中部偏西,淮安、宿迁两市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118°10'—118°52'、北纬33°06'—33°40'之间,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西北部为成子湖湾,西部为安河洼、溧河洼,西南部为淮河干流入湖口,洲滩发育,东部为洪泽湖大堤。洪泽湖属浅水型湖泊,湖底高程在10.00—11.00m(废黄河基准高程,下同)之间,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 1.3 洪泽湖入湖河道主要有淮河干流、淮洪新河、新汴河、新(老)濉河、徐洪河、安东河等,出湖河道主要有淮河入江水道、入海水道、淮沭新河和苏北灌溉总渠,其中入江水道泄洪占70—80%。 1.4 洪泽湖死水位11.3m,正常蓄水位13.0m;规划蓄水位13.5m,相应水面积1780km2,库容35.97亿m3;设计洪水位16.0m,相应水面积3414 km2,库容112.13亿m3;汛限水位12.5m,汛期警戒水位13.5m。[1] 2 洪泽湖水资源战略地位演变分析 2.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物质,从其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可划分为四类: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洪泽湖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具体包括:水资源,渔业资源,林业资源,芒硝、石油、地热、黄砂等矿藏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水资源。 2.2 洪泽湖在苏北地区水资源供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北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严重。江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60m3,约为全国人均的1/4,苏北地区则更低。随着苏北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需水量不断加大,水资源短缺将成为苏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制约因素。洪泽湖是苏北地区主要的供水水源,正常蓄水量为31.47亿m3,占苏北地区总水量的59.83%,设计灌溉面积达82万hm2。[2] 2.3 由于人类对于洪泽湖的掠夺和泥沙淤积等,洪泽湖的面积不断萎缩,洪泽湖的调蓄能力不断下降,水资源的总量在不断减少。表1可见,建国50年以来,洪泽湖水域面积和容积减少的情况。[3] 表1 因围垦导致洪泽湖容积变小情况表 湖平均水位(m) 平蓄破圩 平蓄不破圩 变小值B-A (亿m3) 面积(km2) 容积A(亿m3) 面积(km2) 容积B(亿m3) 11.5 1187.5 9.34 1151.0 8.92 -0.42 12.5 1861.4 24.98 1575.5 22.31 -2.67 13.0 2197.9 35.18 1698.7 30.11 -5.07 13.5 2483.9 46.94 1770.0 38.35 -8.59 16.0 3660.4 123.68 1942.2 82.45 -41.23 2.4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洪泽湖的水质在不断变化。洪泽湖的水污染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水污染逐步加剧。1989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4年相继发生了规模较大的水污染事件。1994年淮河上游2亿m3的高浓缩污水突然涌入洪泽湖造成严重损失。2001年,淮河上游1.44亿m3污水形成20余km污水带。2002年,淮河上游1.3亿m3污水下泄。2004年7月,来自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