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鏡诊疗中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胃镜诊疗中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胃镜诊疗时应用异丙酚+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麻醉组选择自愿接受静脉麻醉的106例行胃镜诊疗的病人,开放静脉后予芬太尼0.1mg,然后2%异丙酚1.5-2mg·kg-1静注,并按130-180μg·kg-1·min-1维持。同样例数的病人作为对照组,仅予咽喉部表面麻醉。对照研究2组病人诊疗中的反应、病人接受程度、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诊疗前、中、后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组病人麻醉后的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行行走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病人诊疗中的不良反应少(p<0.01),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低(p<0.05),病人的接受率高(97.2%)。麻醉组诊疗中、诊疗后SBP、DBP、HR、SpO2 与诊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诊疗中SBP、DBP、HR 较检查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麻醉组所有患者均入睡,无术中知晓。术后约5min 清醒。12-13min 内完全恢复正常,可由家人陪伴离院。 结论 在胃镜检查时,使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病人痛苦少和无术中知晓、起效快、能迅速离院、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麻醉 胃镜 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
传统的胃镜操作是在咽喉部表面麻醉下进行,患者由于害怕心理,常常拒绝接受诊疗。并且由于诊疗中患者的不合作,常发生胃穿孔、喉痉挛、食道贲门粘膜撕裂等并发症[1]。由于异丙酚(propofol)和芬太尼(fentanyl)的良好药理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非住院病人的麻醉[2]。本文对胃镜诊疗时使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作应用研究。
资 料 和 方 法
一、病例选择:
选择106例在胃镜诊疗时自愿接受静脉麻醉的病人作为麻醉组,年龄21-64岁,其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体重44-82kg,均未超过标准体重的30%。其中,常规胃镜检查49例,胃镜下微波治疗胃息肉29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13例,胃镜下局部化疗15例。另外选择同样例数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3例,女性43例,体重47-79kg,也均未超过标准体重的30%。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心﹑肺﹑脑及各重要脏器疾病,既往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对照无统计学意义。
二、麻醉方法:
2组病人均开放前臂静脉,静滴乳酸化林格氏液。麻醉组先静脉缓注芬太尼0.1mg,然后2%异丙酚以2mg·kg-1·30s-1的速度缓慢静注。当病人的镇静程度达到Ramsay镇静分级[3]5-6级时,异丙酚用量约为1.5-2mg·kg-1,开始进行胃镜的常规操作。诊疗过程中,异丙酚以130-180μg·kg-1·min-1静脉推注泵维持。对照组诊疗过程中仅予地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分别由专人施行静脉麻醉和胃镜操作。
三、观察指标:
1、由专人观察记录2组病人检查过程中的反应、病人的接受程度、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
2、病人连接美国Spacelabs多参数监护仪,记录病人诊疗前、诊疗开始后2分钟和诊疗结束后15分钟的生命体征,包括SBP、DBP、HR、SpO2。
3、记录麻醉组病人的异丙酚的用量、麻醉效果(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10cm疼痛评分尺)、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行行走时间。
四、统计学处理:
所获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AS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有显著意义,p<0.01为有非常显著意义。
结 果
一、2组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接受程度和术后咽痛(见表1):
麻醉组病人诊疗中的呛咳、躁动和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的病人大多数感觉胃镜诊疗时非常难受,不能接受(79.2%),而麻醉组的病人绝大多数表示愿意在麻醉下进行(97.2%),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诊疗中麻醉组由于彻底的镇静镇痛,肌肉较松弛,少有呛咳和躁动等抵抗现象,因此术后咽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
表1 2组病人诊疗过程中的反应和接受程度
组 别 呛咳 躁动 恶心呕吐 能接受 不能接受 术后咽痛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麻醉组 8 7.5 4 3.77 2 1.8 103 97.2 3 2.8 13 12.3 对照组 68 64.1 37 34.9 87 82.0 22 20.8 84 79.2 32 30.2
二、2组病人诊疗前、中、后的生命体征(见表2):
在诊疗开始后2分钟,麻醉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SBP、DBP、HR、SpO2均稍下降,但所有病人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很快恢复正常,与诊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