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以对个体的深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它又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分析论所作的假设是有关所有的人,但它特别关注个体差异研究以及个体整体功能的研究。此外,精神分析足以代表心理动力论,十分重视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在精神分析论里,行为是各种动机、驱力、需要及冲突之间斗争与妥协的结果。行为能够直接地或通过一种微妙的、伪装的方式来体现动机。同样的行为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动机,或同一个人的不同动机。例如,进食能满足饥饿者的需要,也能象征性地满足爱的需要;或是精神分析者满足帮助他人的需要,满足发现心理功能的新方面的愿望,满足对他人私生活的好奇,又或者是这些或那样动机的复合组成。医生在满足帮助他人的需要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病人由于疾病与躯体伤害所引起的焦虑。因此,任何行为和目标能在同一时刻满足各种不同动机。行为的这种性质是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最后,行为发生在不同的觉知层面上,个体于是或多或少会觉察到自己各种行为背后的力量。
精神分析关于人的观点,其核心即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能量由此流出,由此转移,或象水坝挡水一样积累起来。总之,能量是有限的,倘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则以其它方式释放的能量也就相应地减少。人用于文化目的的能量抽取自性目的的能量,反之亦然。如果能量在某一表现渠道受阻,他就会发现其它途径,通常是阻碍最少的途径。所有行为的目标都是享乐,也就是紧张的减除或能量的释放。
除了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之外,还认为人是受性和攻击的本能所驱使。弗洛伊德之所以认为攻击在人类行为中很重要,主要是基于观察,但对观察所作的解释,可见他的哲学观。在漫长而血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弗洛伊德在1920
年出版了他关于攻击和死之本能的理论。
除了强调攻击驱欲之外,弗洛伊德还极为强调性驱力,以及这些驱力的表现与社会之间的冲突。重视性表现的压抑,似乎和弗洛伊德及其病人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有关。弗洛伊德认为,追求愉悦的人也就处在与社会、文明相冲突的状况之中。人依据“快乐原则”而作用,寻求各种欲望“毫无约束的满足”。然而,这样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要求背道而驰。原本要释放在追求快乐与满足的能量,现在必然被压抑并且遵循着符合社会目标的途径。弗洛伊德相信科学活动、艺术追求,实际上全部的文化产物,都是性与攻击的能量以较为直接方式表现受阻时的表现形式。个体与社会冲突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痛苦和神经症。
总而言之,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为性及攻击的驱力所驱动,朝向快乐的追
求而运作(紧张的减除),遵循规律的法则而发挥功能,但是经常意识不到行
为的决定力量,并且基本上与社会对本能表现的限制相冲突。
弗洛伊德自己否认他的精神分析论与哲学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弗洛伊德发现哲学家的思想远离科学的严密性,他把精神分析看是心理学
的一支,科学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人格理论,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所进行的观
察。他明白理论终将会改变,也明白精神分析论对科学心理学的终极贡献就是
他所进行的观察 ,弗洛伊德的观察主要是以对病人的分析为基础的,而且他几乎不用数理的方法在实验室里验证精神分析的一些原理。
精神分析这个词有三个含义:一种人格理论,一种治疗方法以及一种研究技术。
依据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精神生活能够以我们对现象觉知到的层次来描述:意识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前意识与只要我们注意就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潜意识则与我们没有觉察到,并且也不可能觉察到的现象有关,除非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通过分析梦、口误、神经症、心理症、艺术作品以及宗教仪式等现象,弗洛伊德试图理解潜意识的本质。他发现,在精神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潜意识是不合逻辑的,没有时间观念的,也没有空间观念。潜意识中的现象有流动性和可塑性,这在我们理性而清醒的生活中是观察不到的。但在梦中、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表现中,潜意识的表现就变得非常清晰。
1923 年弗洛伊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来界定,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依据理论,本我代表一切驱力能量的来源。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起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与攻击的本能,本我依据快乐原则来获得,即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和本我正好相反的是超我,这一结构的功能在于控制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对好的行为给予奖赏,对坏的行为给予惩罚。超我有时在非常原始的层面作用,因此相当不合现实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分辨思想和行动,只要想到某些事情,即使没有导致行动,也会有内疚感。理论中第三个结构概念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