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验师重点学习资料(已打印)
重点学习资料
1.血液标本:
(1)全血:用于细胞计数、分类、形态观察;
(2)血浆:全血去除血细胞,用于血栓止血检测;
(3)血清: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测等。
2.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1)毛细血管采血法:用于微量检测。
(2)静脉采血法: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
3.常用抗凝剂:
(1)草酸盐
抗凝原理: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沉淀。
使用方法:草酸钠0.1mol/L和血液1:9。
优点:溶解性好,价廉。
缺点:①对凝血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因子;②形成草酸钙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器的使用。
(2)柠檬酸钠(枸橼酸钠)
抗凝原理:与钙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使用方法:配成109mmol/L的浓度和血液1:9(用于凝血试验);106mmol/L的浓度和血液1:4(用于血沉)。
优点:对凝血因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缺点:血液中溶解度低,抗凝作用较弱。
(3)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抗凝原理:与钙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使用方法:15g/LEDTA和血液1:10。
优点: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影响小。
缺点:影响血小板的聚集。
(4)肝素
抗凝原理:加强抗凝血酶作用,阻止凝血酶形成。
使用方法:肝素钠1g/L与血液1:10。
优点:抗凝能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不易溶血、能耐高温。
缺点: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计数降低,不利于制备血涂片,价格昂贵。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细胞中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消失。
2.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见于铅铋汞中毒,是铅中毒的筛选指标。
3.卡波氏环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体小体同在,见于巨幼红和铅中毒。
4.LFR、MFR、HMR分别是:低、中、高荧光率。
5.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ESR多增加,低色素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贫血时ESR减低。
6.杆状核超过5%或有幼稚细胞为“核左移”,中性粒分叶5叶以上超3%为“核右移”。
7.钩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时亦可,但以幼稚为主。
8.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中乙醇或丙酮是保护Eos而破坏其它,伊红或石楠红是使Eos着色,1h内计数。
9.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中毒颗粒,空泡,Dohle小体,退行性变。
10.异形淋巴细胞多为T淋,分空泡,不规则,幼稚三型。
11.淋巴细胞有卫星核,即微核,是射线损伤后较为特殊的形态。
12.白血病时血小板MPV增高是骨髓恢复的第一征兆。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无菌操作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以及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一、无菌操作的原则是: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物品的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镊。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有:
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2、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二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3、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