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与龙_省略_隆升_碎屑锆石U_Pb年代学研究_陈杨
卷(Volume)35, 期(Number)2, 总(SUM)129 页(Pages)315 ~ 323, 2011, 5(May, 201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ogenia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与龙门山的有限隆升———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研究陈杨 , 刘树根 , 李智武 , 邓宾 , 曾祥亮 , 林杰(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摘 要:四川盆地西部(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物源区过去常认为主要为其西部的龙门山和松潘 -甘孜褶皱带, 仅少数学者认为主要物源区位于东部和北部。 本文利用碎屑锆石 LA-ICP-MSU-Pb法对川西上三叠统小塘子组 (T3t)不同地区的 4个样品进行了研究, 发现川西上三叠统小塘子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 2550 ~ 2400Ma,1900 ~ 1750Ma, ~ 1000Ma, 850 ~ 700Ma, 500~ 400Ma, 300 ~ 250Ma, 250 ~ 213Ma等 7个范围, 其中代表扬子西缘 来源的 850 ~ 700Ma年龄锆石在 T3t沉积时在川西地区广泛分布, 而松潘 -甘孜地区却分布较少 , 表明龙门山在 T3t 沉积时已经隆升。 此外, 850 ~ 700Ma的锆石数量虽众多却并不占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 1900 ~ 1750Ma年龄的锆石 数量更多, 经分析认为 1900 ~ 1750Ma年龄的锆石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 表明川西上三叠统小塘子组沉积物质主要 来自其北东方向和北部 , 龙门山晚三叠世早期隆升规模有限。关键词:碎屑锆石;LA-ICP-MS;U-Pb;物源;小塘子组;晚三叠世;龙门山;四川盆地西部中图分类号:P5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11)02-0315-09 晚三叠世是中国南北大陆拼合, 秦岭 -大别造al., 1994),有学者认为是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以及山带形成的关键时期 (万天丰 , 2004;张国伟等 ,秦岭 -大别造山带混源的 (Bruguieretal., 1997;2001),龙门山早期造山隆升以及海水从四川盆地Weislogeletal., 2006), 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来自扬西部(本文简称川西)退出、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子板块(陈岳龙等 , 2006), 还有学者认为松潘 -甘-海相碎屑岩 -陆相碎屑岩的转换都发生在这一时孜晚三叠世物源既有华北板块、秦岭 -大别造山带期 (刘树根等 , 2009)。研究这一时期川西地区的物和扬子板块的 ,也有东昆仑、柴北缘、祁连山的 (En-源体系将有助于理解龙门山以及川西前陆盆地的发kelmannetal., 2007)。由于川西与松潘 -甘孜地展演化过程 ,重建川西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从而推区紧密相连,晚三叠世二者在地质演化上也有密切动川西乃至整个四川盆地上三叠统以上层位的油气联系 ,因此通过对川西晚三叠世物源的系统研究 ,将勘探和矿产普查工作。有助于理解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以及秦岭近年来对松潘 -甘孜晚三叠世复理石物源的研-大别造山带和松潘 -甘孜复理石的关系, 有助于究是一个热点,众多学者利用各种前沿手段取得了 不少进展,但在松潘 -甘孜复理石的主要物源上还 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晚三叠世松潘 -甘孜复理石 主要来自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大别 UHP带 )(Nieet理解龙门山作为扬子板块西缘和松潘 -甘孜地块之 间的构造单元在晚三叠世海 -陆转化中的地位和作 用, 以及中国南方晚三叠世上扬子地区的古地理格 局和演化过程。收稿日期:2010-08-23;改回日期:2011-01-06项目资助:中国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华南古板块地裂运动与海相油气前景(PH0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陆动力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9LCD07)。第一作者简介:陈杨(1980 -),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含油气盆地分析。 Email:chy yang@163.com 316 第 35卷 本文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不同位置 4 个样品共 301颗碎屑锆石利用 LA-ICP-MS法进行 了系统的 U-Pb年代学研究, 认为川西地区晚三叠 世早期 (小塘子组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其北东、 北部的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隆升规模有限。1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采样位置四川盆地西部 (川西 )指四川盆地内南江 -三 台 -乐山以西, 安县 -都江堰 -双石断裂以东, 面 积约 4万 km2 的广大区域。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前 , 川西位于上扬子克拉通盆地西缘, 西经龙门山 -盐 源边缘海盆地与巴颜喀拉海盆相连, 北邻南秦岭陆 缘海盆地,西南边缘与康滇古陆相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