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危险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病危险因素

体重测量——仪器 仪器:电子体重计? 单位:千克(公斤) 精确度:0.1千克(公斤) 体重计的放置:安静宽敞,地表水平、坚固; 体重测量——测量步骤1 测量步骤: (1)被测者脱去鞋、帽子及外套,仅穿单层衣服。取出随身携带的物品,如钱包、手机等。 (2)打开电子体重秤:用脚尖轻轻地触碰电子体重秤前侧的开关键,打开电子体重秤。 (3)等待电子秤显示出[0.0kg]后,在10秒内站上体重秤。 体重测量——测量步骤2 测量步骤: (4)被测者平静站于体重秤上,两脚位置左右对称。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放松于身体两侧,头部直立,双眼平视。 (5)待体重秤读数稳定后,调查员记录读数,注意嘱咐被测者保持直立状态。 体重测量——测量注意事项 体重测量的注意事项: (1)测量时注意轻上轻下。被测者走下体重秤后约2秒,电子体重秤电源会自动切断,测量下一位被测者的体重时需重开体重秤电源。 (2)注意不要把电子秤放置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尤其注意避免水浸。 身高测量—仪器 仪器:身高坐高器 单位:厘米 精确度:0.1厘米 身高测量——仪器检查与校正 测量前身高坐高计的检查与校正 立柱与踏板垂直,靠墙置于平整地面上。 立柱与滑测板垂直,滑动自如。 身高测量——对受检者的要求 测量时要求受检者: 脱去鞋、帽子、外衣(女性要解开发辫); 站在踏板上,取立正姿势,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 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 ,双膝并拢挺直; 两眼平视正前方,眼眶下缘与耳廓上缘保持在同一水平; 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间三个点同时接触立柱; 头部保持正立位置。 身高测量——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 测量者手持滑侧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底面与颅顶点相接触; 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示数字; 读取时,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测量者的眼睛与滑测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腰围测量——仪器 仪器: 仪器:腰围尺 单位:厘米(公分) 精确度:0.1厘米(毫米) 腰围测量—对受检者的要求 对受检者的要求: 清晨空腹; 身体直立,腹部放松,双臂适当张开下垂 双脚合并(两腿均匀负重) 露出腹部皮肤,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腰围测量—测量步骤 测量腰围的步骤: 测量员立于被测者正前方 以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为测量点,在双侧测量点做标记 皮尺刻度缘经过两个标记点,测量腰围 测量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精确到0.1厘米。 重复测两遍,确保两次测量误差小于2厘米后,记录第二次测量值。 腰围测量—注意事项 将测量尺轻轻贴住皮肤,前后应在同一高度;经过双测量点标记处,勿压入软组织; 应在被测对象平静呼气时读数; 调查对象在被测量时身体应尽量保持静止状态,特别是微张的双臂不能将衣服撩起或去下意识地提裤子。 血压测量 1. 血压计的选用及校准 (1) 血压计的选用:以前推荐调查选用每格2mmHg的水银血压计。按照国际惯例血压不用奇数表示,而对尾数的检验也多采用0,2,4,6,8五个数字(目前推荐欧姆龙 HEM--7071)。 (2)袖带内橡皮气囊的宽度要足以覆盖上臂长度的2/3,长度必须可以围绕上臂周径的2/3。血压测量要根据上臂的粗细选择袖带的大小。袖带绑在上臂,其高度大约与心脏水平,手掌向上,袖带的下缘放置在肘关节前自然皱褶上方约2.5cm处,袖带要平整舒适地绑在右上臂上,不能太松或太紧,使充气的气囊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的部位。 * HEM-7071的使用方法-测量姿势 * HEM-7071的使用方法-臂带缠绕 * HEM-7071的使用方法-臂带缠绕 左手测量 右手测量 三、撰写监测报告(10分) 考评指标: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评分标准: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满分10分。 监测报告撰写的主要内容(10分) 第一部分、监测背景(2分) 1、社区健康状况,人口数、年龄、性别分布,人口消长趋势,平均年龄,发病情况,疾病谱,死因谱,健康行为,主要危险因子,以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信念和求医行为等。 2、社区自然环境状况,如自来水普及率,环境污染情况,家庭和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等。 3、人文社会环境状况,如教育水平,经济结构,家庭结构分布及休闲环境等。 4、社区资料。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2分) 1、抽样方法和样本来源 2、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3、项目研究内容 4、质量控制 5、项目工作流程、资料收集流程等 第三部分、主要调查研究结果(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b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