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中考文言文复习一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例:“借旁近与之” 就是增加补充。 ①数词后加量词 ②补出省略句中省略成分 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补 应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而已。” 句中省略了“书具”,即“借旁近(书具)与之”,应补出。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例: ①何以战?(宾语前置) 文言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来调整语序。 ②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调 应调整为“以何战”:凭借什么应 战呢? 应为“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替换词语 ,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汉语。 换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译,应换为: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三、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对于判断句,翻译时应该加判断动词“是”。? A、“…者,…也”? B、“…也” ? C、“…者也”? 有时还“乃”“为”“则”“非”等表肯定或否定判断。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三、特殊文言句式 2、倒装句? A、谓语前置?(甚矣,汝之不惠) B、宾语前置?(吾孰与徐公美) C、定语后置?(处江湖之远) D、状语后置?(食之不能尽其才) 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三、特殊文言句式 3、省略句 A、省略主语(见渔人,乃大惊)? B、省略谓语(再而衰,三而竭) C、省略宾语(上使外将兵) 翻译省略句时,应该根据语境,把省略的意思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通顺。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三、特殊文言句式 4、被动句 用“为”“为…所…”表示被动。 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习惯翻译成被动句的形式。 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翻 译 技 巧 及 注 意 事 项 四、固定句式 ①“如…何” 译为“把…怎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呢?) ②“何…之有” 译成“有什么”。 例: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③ “不亦…乎” 译为“不是…吗” 例:不亦悦乎? (不也很愉快吗?) 1 2 3 信,即要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 达,即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雅,即要优美,尽量用语生动传神 翻译三原则: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 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徒属 皆曰:“敬受命。”(2012中考)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为天下唱:____???????????????????? (2)楚人怜之:_______??????????????? (3)置人所罾鱼腹中:_________ 通“倡”,首发 爱戴,拥护 用渔网捕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士卒中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着、互相用眼睛示意注意陈胜。 即使免于被斩,但戍边而死的本来就会有十分之六七。 8.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 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3分) 不怕牺牲,不畏强权,勇敢反抗,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 反抗的目的不同,共工是为了争夺帝位,陈胜是为生存反抗暴政;形象不同,共工暴烈鲁莽,陈胜智慧沉着;形式不同共工孤独反抗,陈胜组织带领群众斗争… 同: 异: 2016中考题型: 课内+课外 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模拟2016中考题型: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4X0.5)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3)及凯旋而纳之 :_______? (4)及仇雠已灭:_________?? 知晓,明白 在国内 收藏,收纳 等到…时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