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人大法学个院成功举行.doc

第六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人大法学个院成功举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人大法学个院成功举行

第六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行 十月金秋,首都北京天高云淡、丹桂飘香。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40多位博士生和16位公法学著名学者欢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话公法学的理论精髓与真谛,同享法治政府的崇高理念。10月15日至16日,“第六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徐建国际学术报告厅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承办。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凤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锦光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焦洪昌教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19所高校、科研单位的40多名博士生代表。本届论坛主题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公法保障”,分论坛主题为: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权力监督维护基本权利;完善政府立法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执法方式;中国法学博士培养体制交流;中国公法学博士生培养教育的问题与发展路向。 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最初由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法学院系的十位执着于公法研究、对国家法治建设充满热情的博士生导师倡议发起,旨在为新生代的公法学人砥砺学思、交流思想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公法学的繁荣发展。自2006年第一次举办以来,本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在公法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全国公法学青年学子交流思想、探索真知、共享公法学研究最新理念和思想的盛宴。 本次论坛在保持历届论坛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作了两大创新:第一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点评获奖论文,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和密切,切实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目的。第二是更加关注公法学博士生培养教育体制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届论坛开设了两个分论坛,第一个分论坛由老师们在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召开“全国公法学博士生培养教育座谈会”;第二,由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博士生,共同交流两岸三地的公法学博士生培养教育体制,诸位老师也参与了交流。(具体会议内容,详见随后发出的论坛综述。) 在1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刘凤良教授、韩大元教授先后致辞,向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和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该论坛为公法学博士生提供高起点、广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所作的巨大贡献予以极大肯定,并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随后,胡锦光教授、焦洪昌教授、莫于川教授也分别在致辞中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期待大家畅所欲言,互动交流。(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具体讲话内容,会在随后的论坛综述中详细记载。)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第一单元主题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于文豪主持。苏州大学陈铭聪、上海交通大学李鸻、中央民族大学郑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朋、浙江大学梁亮分别以“私人参与行政任务执行的法律问题研究”、“美国环境自愿协议制度及其启示”、“论约谈”、“论先行先试权评估的缘起、标准与方法”、“公共行政变迁及新行政法的回应”为题作报告。北京大学湛中乐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锴副教授、山东大学牟宪魁教授以及数位与会博士生同学分别发表了精彩评论。 15日下午,论坛进入第二单元。此单元前半部分由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林华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姚丽霞、武汉大学涂云新、中国人民大学沈子华、武汉大学张鲁萍分别作了题为“以‘梯度救济’为进路实现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有效衔接”、“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路径及其选择”、“政府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方法创新”、“公民知情权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博弈”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北京大学王磊教授分别发表了精言妙语,与会同学也与老师积极互动。第二单元后半部分由苏州大学吕康宁主持。浙江大学翟翌、厦门大学赖荣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宝丽、苏州大学雷娟分别以“社会权如何从‘客观法’转化为‘主观权利’”、“论法国行政征收法上的公共有用性概念”、“征收权与财产权平衡视野下的征收补偿原则”、“检视我国强制医疗权的法律规制”为题发言。厦门大学朱福惠教授、苏州大学上官丕亮副教授以及数位与会博士生同学分别对此进行了精彩评议。在第二单元进行的同时,各位老师又在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召开了“全国公法学博士生培养教育座谈会”,共同探讨公法学博士生培养的相关问题。 第二单元结束后,接下来是一个关于中国法学博士培养体制的介绍会,探讨两岸三地的博士培养体制,以期相互交流借鉴。此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莫于川教授主持。来自苏州大学的陈铭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东青、香港城市大学的赵燕分别对我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香港地区博士培养体制作了较

文档评论(0)

5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