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使新访谈类节目更吸引观众.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如何使新访谈类节目更吸引观众

论如何使新闻访谈类节目更吸引观众 电视新闻访谈作为电视工作的创新成果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种新闻栏目的重视,尤其是在民生新闻栏目中,这种形式则更经常的被采用。虽然,访谈有着吸引力强、可塑性高的优势,而且节目内容的深浅度也可根据需要灵活的把握。但是,由于很多实际问题的困扰,比如时长有限、主题严肃、内容枯燥等,让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操作难度很大,想做的“好看”并不容易。 2009年5月期间,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栏目推出了一个名为“区长百姓面对面”的系列访谈节目。这个节目立足民生问题,请来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的政府“一把手”,以电视访谈的形式,和老百姓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解决生活疑难。这个节目的一些做法和创新,或许给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经验。 ? 一、设置中心话题,规避时长限制 与谈话类节目不同的是,电视新闻访谈往往被设置于新闻栏目惯常的时段内。特别是民生新闻栏目,时长通常在60分钟左右,推出访谈,如果一次两次,还可以“铺满全篇”,但如果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访谈将持续进行,那么,节目的编排就不得不顾及民生动态新闻的播报了,可是这样,又将挤占本就觉得“局促”的访谈时间。 同时,大多数民生新闻栏目已实现了直播,这就让新闻访谈不可能像一些谈话节目那样——先天南海北的神侃,录制下来,再后期剪辑加工,“留下精彩”就行了。直播,让新闻访谈必须“一次过”,中间不能停顿、不能修改,这就增加新闻访谈节目的难度。 《百姓连线》推出的“区长百姓面对面”是一个系列访谈节目,前后共有7期。正如上文所言,在一个周期内持续进行访谈,势必会流失掉一部分关心“动态”的观众,也会因为在一段时间里疏远“动态”,让栏目的“新闻话语权”在竞争中被被对手填补,得不偿失! 为此,《百姓连线》对访谈进行期间的节目版块进行了分割,以30分钟为限,前半部分访谈,后半部分继续常规状态,播报民生动态新闻。 虽然,这种分割兼顾了“访谈”和“动态”,照顾到了栏目的“长远利益”,但无形中让访谈的伸展空间再一次“雪上加霜”,时间上更显得“捉襟见肘”。在半个小时时间里,和一位管辖着至少数十万百姓的区长进行访谈,可以想象,是很难做到“尽兴”的。 为了规避时长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保持访谈的完整性,发挥访谈的效用,让访谈做的“好看”,就必须下决心“留主干去枝蔓”,围绕一条主线展开访谈。 在“区长百姓面对面”的访谈节目中,主线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设置中心话题。在各期节目中,以不同的中心话题作为访谈主线,次第展开并引申话题,既区别了各区的特点,也让时间变得相对“充裕”了起来。 以中心话题作为主线组织材料,访谈能做到有的放矢,结构可以做到紧凑,内容也可以很实在。同时,中心话题的选取对于民生新闻节目来说难度也不大,只需要紧扣民生主题,什么拆迁、教育、医疗等等问题,都可以和区长们进行访谈了。 但是,这些主题都很严肃、也显得很“大”,谈不好会让政府官员一味的去介绍工作、去展示成绩,这样的访谈一定是“形式死板、内容枯燥”的。所以,“寻找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应该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好办法。 ? 二、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避免内容枯燥 新闻节目的访谈,优势在于内容的选取具有社会性和新闻性,但这也恰好是弱势所在,相比起谈话节目的娱乐性、文艺性,新闻访谈往往会显得说教、枯燥。《百姓连线》“区长百姓面对面”系列访谈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这次系列访谈节目在确定了不同的中心话题之后,每一期的访谈都精心选择了一个具体而贴切的小切口,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或者是新闻短片的过渡、衔接,让访谈关注的“点”层层递进、逐步引申,最后落脚到一个超越某单一城区的“面”,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访谈内容的推进,逐步的把视角集中到了一个影响面更广泛的民生话题上来。 如:在第一期节目里,就是从一本小说引出了吉庆街的话题;第三期节目则是从一根扁担说到了汉正街的整治;而第五期节目,切口更小,话题起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引出了青山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大”主题。 这些“点”的切入虽然很小,但观众很熟悉,能迅速的被这些新颖的“点”吸引,很快就能被访谈内容的“共振点”所带动,接着“看下去”。在观众“走”进话题之后,一个又一个的“包袱”随之抖开,话题的中心这才“真相大白”。从一本小说到特色街区的改造,从一根扁担到城市的整合整治,从一枚硬币到两型社会的建设……“极小”的切入点,通过节目编导的“匠心独具”,自然的过渡到了一个“很大”的关注面。 这种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构思,既让访谈对象,也就是区长们,“有话可说”的同时避免了“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也让观众兴趣盎然的参与了进来,不觉得内容空泛。同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访谈手法让一个个很难把握的城市话题,由“大”化作了几个“小”,又把几个“小”联在了一起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