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油气田开发基础谢传礼04级03第3章油气成因理论xiu.ppt

油气田开发基础谢传礼04级03第3章油气成因理论xiu.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油气成因的争论焦点:关于油气成因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气的来源是有机成因的还是无机成因的? (2)油气的生成是高温条件还是在低温条件下生成的? (3)有机质生成油气的时间,是其演化的早期还是晚期? (4)陆相沉积盆地能否生油?煤系地层是否能够生油?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 1、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 2、印度尼西亚的库特盆地; 3、加拿大的斯科舍盆地和马更些盆地; 4、北海默里盆地等地区都发现了与中、新生界煤系地层有关的重要油气田。 八十年代后期 1、我国吐哈盆地发现了与侏罗系煤系地层有关的大油田; 2、紧接着在准噶尔盆地东部; 3、塔里木盆地北部; 4、酒泉东部盆地、三塘湖盆地等相继有重要发现,从而引起人们对煤成油研究的广泛兴趣。 近十多年来 通过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 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和实验模 拟,从多方面对煤层油问题作 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取 得重大的进展。目前,已经普 遍认识到煤系地层不仅能够生 成天然气,而且能够生油,只 要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 形成工业性油气藏,甚至形成 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4、烃类组成特点: (1)C25以上高分子正烷烃含量渐趋于零,只有少量低碳原子数环烷烃和芳香烃; (2)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是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在地下深处呈气态,采至地面随温度、压力降低,反而凝结为液态轻质石油,即凝析 油并伴有湿气,进入了高成熟时期。 5、意义:在深度较大部位可寻找优质的凝析油气藏。 (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1、条件:当深度超过6000~7000米,沉积物已进入变生作用阶段。温度超过了250℃,以高温高压为特征,Ro 2.0%,有机质达到过成熟。 2、反应性质: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释出甲烷后进一步缩聚,H/C原子比降至0.45~0.3,接近甲烷生成的最低限(J.M.hunt,1979)。 3、产物:这个阶段出现了全部沉积有机质热演化的最终产物干气甲烷和碳沥青或石墨。 4、意义:在深部位可以寻找干气纯气藏。 以上将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整个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反映了油气演化的一般模式。 (1)对不同的沉积盆地而言,由于其沉降历史、地温历史及原始有机质类型的不同,其中的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不一定全都经历这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深度和温度界限也可能略有差别。 (2)地质发展史较复杂的沉积盆地,如经历过数次升降作用,生油岩中的有机质可能由于埋藏较浅尚未成熟就遭遇抬升,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一定深度后,方才达到了成熟温度,有机质仍可以生成大量石油,即所谓“二次生油”。 哈西一迈萨乌德油田志留系生油岩埋藏历史和烃类生成随地质时代的变化 二次生油实例北非阿尔及利亚哈西-迈萨乌德油田。该油田的油源来自其西北40公里凹陷内的志留系黑色页岩。该区于古生代末期上升,长期遭受剥蚀,此时志留系生油岩尚未成熟。直至三叠纪才开始下沉接受沉积,志留系生油岩埋深加大,经受的地温不断升高,达到生烃门限,具备了二次生油的条件,所生成的石油沿不整合面运移到哈西-迈萨乌德潜伏剥蚀构造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了目前的大油田。 哈西-迈萨乌德油田 O-S 二、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新进展 (一)未熟—低熟油理论 1、未熟-低熟油概念: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 即烃源岩中的某些有机质(例如树脂体、木栓质体、细菌改造陆源有机质、藻类类脂物、富硫大分子有机质)的生烃活化能低,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热降解生油高峰之前(镜质体反射率Ro〈0.7%),经由不同生烃机制的低温生物化学或低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出来的液态和气态烃。低熟油生烃高峰阶段对应的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值大体上在0.2—0.7%范围内,相当于干酪根生烃模式的未成熟和低成熟阶段。 2、中国低熟油气资源分布 我国低熟油气资源丰富。东部松辽、渤海湾、苏北、泌阳、江汉、百色及西部地区的柴达木、准噶尔、吐哈等盆地都发现了低熟油气资源。其中目前已探明低熟油地质储量达到“亿吨级” 沉积单元的有渤海湾盆地的济阳、辽河、黄骅三个坳陷,达到“千万吨级” 的沉积单元有苏北盆地。 从产层层位看,中国低熟油气相对富集于第三系(主要下第三系)中。 4-1止 未熟—低熟油理论提醒人们重视处于“门限深度”上下的浅层或浅盆中寻找油气资源的可能性,拓宽油气勘探的领域。 (二)煤成烃理论 1、定义:煤成烃:指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所生成的液态烃类(石油)。 人们早已认识到,煤系地层能产生甲烷,并形成天然气工业聚集。 1959年在荷兰北部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